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2017福兴妇产医院 > 新闻动态 > 正文

精准治疗时代来临 肺癌有望成为慢性病

2019-11-04 16:40:39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陈楠   我来说两句

从左至右:黄诚教授,吴一龙教授,程颖教授,林根教授

11月1日,“第三届海峡肺癌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众多肺癌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集聚一堂,重点围绕肺癌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应用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度的学术探讨与交流展望。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0.03%及26.99%,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是肺癌晚期,因而肺癌整体5年生存率只有16%-18%,可以说是“癌中之王”。

“第三届海峡肺癌高峰论坛”大会主席、福建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黄诚表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福建也不例外,肺癌仍是福建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提高福建居民早诊早筛意识,引入先进的肺癌诊疗手段,提高靶向药、免疫药物的可及性,是提高福建肺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随着现代医学的创新与进步,肺癌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显著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靶向治疗因其精准作用于靶点,全身副作用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04年年底,全球第一个肺癌靶向药原研吉非替尼(易瑞沙)在我国获批上市,开启了中国肺癌精准治疗时代。

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 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 美国和欧洲约有10-1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突变阳性,而亚洲的患者比例高达30-40%,有了EGFR突变,意味着可以吃对应的靶向药, EGFR突变常被医生称为“上帝赋予中国人的礼物”。

2017年,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泰瑞沙)在中国上市,为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它能够选择性地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中国肺癌精准医疗从此进入3.0时代。

2019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宣布了肺癌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让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提高为38.6个月,接近39个月,超过3年,奥希替尼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单药一线治疗可以让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超过3年的药物。

谈及奥希替尼一线的最新研究数据,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表示:“38.6个月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事实上,靶向治疗的出现改变了肺癌治疗的面貌,给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针对中国患者最常见的EGFR基因突变,目前已经有一、二、三代靶向药,显著提高了中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未来靶向治疗也将不断发现新的基因突变位点,进而整体提高肺癌5年生存率。”

靶向治疗效果虽好,但并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适合靶向治疗。患者需要先进行基因检测,有基因突变位点才能选择对应的靶向药接受治疗。通过基因检测,出现EGFR阳性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首推奥希替尼,因为奥希替尼不仅是目前唯一一个单药一线治疗可以让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超过3年的药物,同时还可以减少52%的脑转移进展风险,增加脑转移患者无脑部进展或死亡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吉林省癌症诊疗中心主任、吉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程颖教授表示:“肺癌脑转移后出现的头痛、呕吐、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会给肺癌患者造成巨大困扰,靶向治疗可以降低脑转移进展风险,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肺癌靶向治疗显著提升了肺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因此在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时,如果基因检测有突变,优选靶向药。”

另外,指导用药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经济情况、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可以先使用吉非替尼等已经进入医保目录的一代靶向药。

提高中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依靠先进治疗手段的同时,也要加强癌症预防。大会执行主席、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林根教授表示:“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逐年攀升,其中有吸烟的因素,因此我们的控烟运动要长期坚持。预防很重要,加强预防可以降低肺癌整体治疗成本。因此我们要在公众层面科普一手烟、二手烟甚至三手烟的危害。”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多,肺癌治疗逐渐趋向于精准化、个体化诊疗,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肺癌将成为可控制的慢性病。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