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 正文

健康防疫小贴士 为海外同胞抗击新冠疫情支招

2020-04-02 09:49:18 作者: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责任编辑:许丽蓉   我来说两句

海外华人华侨及留学生疫情防护提示之一:

疫情期间海外同胞回国 请关注这些返程要点

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扩散蔓延,严重威胁到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的健康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个人防护,最大程度避免被病毒感染;在防疫物资缺乏地区,海外留学生应怎样联系我国驻外使领馆领取防疫“健康包”;针对自身心理状态,又有哪些办法能够缓解疫情造成的恐慌和焦虑呢?人民健康小编为您一一做出解答。

做好个人防护 牢记这些健康“小贴士”

教育部平安留学微信公众号提示海外留学生,居家、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交通时都要做好个人防护。

在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住扣鼻后、接触污物后等,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平时,使用所在国卫生(疾控)部门认可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合理消毒。疫情期间少外出,应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和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膳食,不暴饮暴食、不吸烟、少喝酒、不酗酒。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不熬夜,并且要适当锻炼,保持休息与运动平衡。一定要根据所在国法律法规要求和疫情防控规定,在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包括教室、会议室、办公室、健身房、食堂、图书馆等)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正确佩戴口罩。

居家时要注意消毒清洁。门把手、电灯开关、手机、钥匙等物品要使用酒精擦拭消毒;外套、鞋子、带回家的物品及时清洁并放在通风处;地面、墙壁、便器可用含氯消毒剂擦试或喷洒。进餐定时定量,保证食物多样、粗细搭配,并且不吃野生动物;要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餐(饮)具要煮沸消毒,每日要保证睡眠时间充足。与家长、朋友、老师经常保持联系,有烦恼及时沟通。每天坚持开窗通风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处于公共场所时,也应尽量做好防护。在食堂,排队候餐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建议自带餐具并将食物打包,降低人群聚集密度。若在食堂就餐,尽量间隔1米以上单独就坐,不面对面就餐,减少交流谈话避免喷溅;平时鼓励网上查阅电子读物,如需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建议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座位间隔1米以上,并减少逗留时间。

购物要选择通风好、人流量相对较少的商场和超市,尽量避开人群拥挤地段。购物前列好清单,将数量购买足,并减少购买次数,同时尽量缩短选购商品的时间;平时建议步行上下楼梯,如必须乘坐电梯,要佩戴口罩避免乘坐拥挤的电梯,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减少触碰,不用手指直接触碰按钮。如接触按钮后,则不要触碰口、眼、鼻。

平时最好采取步行、骑行或自驾车等交通方式。如必须使用公共交通时,乘坐火车或飞机,要确保全程佩戴口罩,且途中不做过多停留。主动配合做好体温监测,缩短停留候机、候车时间。一定要留意周围旅客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当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者及时报告乘务人员。妥善保留旅行票据信息,以备查询。乘坐出租车时,尽量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并减少交流,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衣肘掩住口鼻。

日常要注意手部清洁,修剪指甲、不佩戴戒指等饰品,减少接触公共物品和设施,随时保持手卫生。在不具备洗手条件时,要使用含乙醇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外出归来、咳嗽或打喷嚏用手或口罩遮挡后、接触可疑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后,建议清洁面部。

若长时间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头发附着病毒可能性会增加。若暴露时间长,建议扎起长发,必要时戴防护头套。若有外出,建议每天至少用洗发水清洗头发1次。若到人口聚集地、接触可以或确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等,须及时沐浴。沐浴时要采用流水,疫情期间可适当延长沐浴时间并增加沐浴次数。可选速干手消毒剂或75%乙醇进行皮肤消毒,并让消毒剂在皮肤表面作用5分钟或等待消毒剂彻底自然干燥,以达到消毒目的。

了解应急电话 紧急情况求助使领馆

鉴于部分国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速度较快,教育部特别提醒留学生密切关注所在国疫情发展变化,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配合当地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加强日常科学防护,并按照所在地留学院校的要求,做好学业和生活相应安排。

若发现疑似病情或出现相关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医生感染和发病事实,以免延误治疗。如有需要,可登录中国领事服务网(http://cs.mfa.gov.cn/),了解中国驻外使领馆及当地应急电话。若所在国家与中国无外交关系,可保存中国驻其周边国家使领馆电话,以便就近求助。

记录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号码+8610-12308或者+8610-59913991,以备紧急求助时使用;或关注领事直通车微信(微信号:LS12308)、“领事之声”微博及“外交部12308”微信小程序,了解信息、进行热线互动咨询。

同时,建议通过中国领事服务网“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系统(http://ocnr.mfa.gov.cn/expa/)进行公民自愿登记,以便出现紧急状况时,使领馆能及时取得联系。目前,也有部分使领馆鼓励华人华侨登记个人信息,提供疫情方面的帮助,如有需要的朋友可与所在地的使领馆进行联系。

此外,由于部分国家防疫物资短缺,我国部分驻外使领馆提示,可为有困难需要申领的留学者发放“爱心包”“健康包”。请确有困难需要的申领人员,及时关注浏览我国驻当地使领馆的网官、微博微信,并与本校中国留学生会保持密切联系,尽快登记个人信息和需求,及时获得一手信息,领取防疫物资。

关注心理健康 适时寻求专业援助

教育部平安留学提示,新冠肺炎的暴发打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广大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如需在疫情防控期间缓解心理紧张、焦虑情绪,可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服务。

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包括焦虑、抑郁、强迫、出现疑病症等,还可能出现胸闷、出汗、恶心、肠胃不等生理应激反应。适度的应激反应有利于大家保持警觉、调动资源并增强适应能力来应对疫情危机。但如果这些情绪、认知和躯体症状为表现的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则会影响正常生活。如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一是寻求正规信息发布渠道,适度关注疫情信息。

二是系统全面地学习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知识,做到心里有底,能更有效地缓解恐慌焦虑情绪,更好地保护自己或照看患病亲人。

三是接纳自己面对疫情的恐惧、焦虑和沮丧等负性情绪,应认识到,适度的情绪反应有利于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

四是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应全面评估事件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例如疫情可能会危及我们的健康,但也可能是改善我们公共卫生政策和革除不良饮食习惯的契机。

五是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律。可通过制订生活计划保持健康作息,坚持每天锻炼,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有计划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六是与亲友积极地交流与沟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朋辈心理互助。

七是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做有价值、有建设性的工作可以帮助提升个人自我价值感,提高应对压力的自信。

八是适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如果心理问题难以自行调适,要主动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或专业机构求助,若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去医院就诊。

疫情防控期期间,还可以使用积极联想法、放松训练等简单易学的心理疏导方法来缓解身体和情绪的紧张。

教育部平安留学还统筹整合了部分可面向海外留学人员提供服务的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供广大留学人员参考使用。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也 24小时面向公众开放。有需要的海外留学人员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免费进行心理咨询:方式一为拨打心理援助热线电话(+86)1067440033、(+86)4009678920;方式二为搜索微信公众号“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关注后点击菜单栏中的“心理热线”即可接入,进行咨询;方式三为搜索微信小程序“CCNU心理援助”,点击“立即咨询”即可使用。CCNU提供“语音实时沟通”和“图文在线会话”等咨询方式。

清华大学“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方式一为拨打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86)400-680-6101,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幸福公益”,关注后点击菜单栏中的“援助热线”即可拨打。方式二为收看心理援助课程回放,搜索微信公众号“幸福公益”,关注后点击菜单栏中的“课程回顾”,收看心理援助课程回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支持服务。方式一为拨打心理支持热线(+86)1086409146(可通过Skype拨打)。该服务适用于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海外留学人员。电话开放时间为北京时间每天9时至24时。方式二为网络辅导,较适合无迫切需要、希望获得一对一简单辅导、有较稳定的可用于线上沟通时间和网络设备条件的海外留学人员。求助者在网上填写相关信息后,由后台人员24小时内进行咨询师匹配(需要稍作等待)。(人民健康综合自教育部、中国领事服务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微信公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釜山总领事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教育部平安留学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