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绘蓝图 泉州十年十故事④丨海外投资建厂 泉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2023-09-11 13:05: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开栏语】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回望历史,世遗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作为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便利的海外交通与兴盛的海外贸易,曾造就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繁华盛景。 放眼现在,这座爱拼敢赢的城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日趋紧密,近年更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港澳台侨资源丰富的优势,再续丝路情缘,不断谱写丝路双向合作的生动篇章。 十年来,泉州抢抓机遇,着力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新空间,努力将蓝图转变为实景,绘就“奋斗之城”共同发展的画卷。 即日起,闽南网与东南网联手推出策划——《“一带一路”绘蓝图 泉州十年十故事》,从不同领域、角度选取十个具有代表性且富有特色的“泉州故事”,以小见大,展现泉州积极拥抱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努力、探索、行动与成就。 东南网9月11日讯(记者 苏毓茹 实习生 林书棋 文/图)涨海声中万国商!刺桐绚烂的泉州,曾在世界海洋商贸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如今,泉州企业循着这条千载海丝之路,演绎着新时代的故事。 在福建省大创园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印尼工厂,这家由泉州商人投资兴建的企业,正凭借“一带一路”倡议东风,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印尼的劳动力优势,生产出一件件精良的产品;还有森地客集团、信泰集团、泉州方圆鞋业等,他们都踩着坚毅的步伐,出海创建自己的新基业……他们以更加强大的竞争力,走向东南亚,走向欧美市场,也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福建大创园—— 走出国门,目标锚定印度尼西亚 创立于2000年的福建省大创园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创园”),是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大型箱包企业,服务于世界各地的箱包品牌。 早在2017年,大创园的董事长陈琼芬便开始迈出“走出去”的步伐。当时面对客户的订单需求,以及公司面临的“招工难”问题,陈琼芬认为只有突破才能为公司谋取生路。 蓝图绘就了,该去往何处?公司团队将目标锁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过重重考量,最终将目标锚定印度尼西亚。“印尼的人口约2.7亿,居全球第4位,年轻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价格较低,每月工资基本在2000元左右。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而言,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陈琼芬说。 大创园的生产车间 从零开始,到年产值1000万美元 下定决心后的陈琼芬委托在印尼的华侨朋友在中爪哇省买了一块地,随后建起了厂房。2019年,大创园的印尼厂区正式创办,但此时的厂就是一张白纸。回望在海外开疆扩土的历史,陈琼芬感叹:“我们当时就是从零开始的。” 没有工人,大创园印尼厂区便从50人起招,陈琼芬回忆,当时招收的工人都没有操作经验,因此招工后还需要为他们进行岗前培训。随着订单量和经营利润的不断提高,慢慢由50人变成100人、200人、500人……最终印尼厂区发展成现在的1000名工人,年产值达1000万美元,是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 历经4年多,如今的大创园印尼厂区已经步入平稳发展阶段,这期间除了企业自身做好内功“修炼”,也得益于政府的“保驾护航”。“在前期出国办厂的过程中,材料上报、手续报批等环节,泉州市、县相关部门都会主动跟进,刚开始遇到了银行汇款的难题,商务局也非常及时为我们解决了。”陈琼芬说,有政府做好服务,企业“出海”的底气和信心更强了。 大创园印尼分公司 印尼员工很喜欢中国企业 由于对中国企业有着好感,2019年,印尼员工费斯蒂来到大创园工作,当时的她就是一张白纸,根本不懂得如何操作机器,而如今,她已成长为一名技术娴熟的车工。 在她心目中,来到大创园最大的改变就是能力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在大创园工作,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个月大概能赚4100万印尼卢比(约合人民币2000元)。”费斯蒂说,公司还提供了工龄奖、养老保险、退休保险等,她觉得很知足。 公司人力资源专员黛安于2020年1月入职,她了解到,大创园是中爪哇省哲帕拉县新成立的公司中规模和名声都较大的企业,当得知有一个人力资源专员岗位空缺时,她立刻报名应聘。 3年的时间里,她深感自己成长了许多,这离不开公司全方位的职业培训。“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岗位知识、管理技能等培训,我觉得对我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在她看来,来到大创园她生活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可以按时做祷告了,“作为一名穆斯林,祈祷是每日必行之事,公司很尊重我们的民俗习惯和信仰。” 成为中国企业的员工后,黛安也持续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目前我在自学中文,也掌握了一些基础中文单词,去年,公司的翻译还为我们上了中文课,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与此同时,当遇到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时,大创园都会举行庆祝活动,提高印尼员工对中华文化的知晓度。 中秋节组织印尼员工博饼 目前,大创园拥有泉州惠安、印度尼西亚等2个生产基地,形成了完整的箱包生产链,共有54条生产线,年产箱包超过500万只。 从中国福建泉州,到印尼中爪哇,大创园不仅让箱包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位置,也在潜移默化中凝结着中国企业同员工的情感。 泉州企业“走出去”不仅是将产品技术带到国际市场,也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春节我们会举行庆祝仪式,还会给员工们发新年礼物,中秋节我们则组织员工博饼,大家都兴趣十足。”陈琼芬介绍。 森地客集团—— 孟加拉国建厂, 一期工程工人将达3000多人 不仅是大创园,十年来,泉州企业纷纷搭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船“出海”,在国际市场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2005年,森地客集团董事长侯凤祺只身独闯泉州晋江下海创业。从传统外贸代工企业,一步步发展到创建自有品牌,如今发展壮大成跨国体育用品工贸型集团公司,多年来,森地客集团(以下简称“森地客”)一路披荆斩棘,深耕骑行装备市场。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森地客集团成为一家1000余人的企业,拥有健全的产业链体系,但森地客仍在寻求突破,发力国际市场的脚步没有停止。现阶段,海外经销商已经遍布欧洲、北美、东南亚、澳洲、亚洲、中东等60多个国家。与此同时,森地客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再次开辟了一条发展路径。 森地客智能生产线 早在2018年前后,随着贸易壁垒的逐渐加深,森地客高层就观察到海外客户的订单转移趋势,公司在这一年启动了设立海外生产基地的计划,公司高层先后前往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调研,经过综合考量最终选址在孟加拉国,以便更稳定地服务于海外订单。 受疫情影响,厂区项目在2022年8月底才正式奠基开工。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已经完工,现有1条生产线试运营,已有100余名工人投入工作。据森地客集团董事长助理魏国安介绍,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投用后,工人数将达到3000多人。 “孟加拉国的生产体系能够支撑起客户大批量生产的需求,这有利于我们拓展新的客户类型,实现供应链多元化。”魏国安介绍,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后,森地客实施“因地制宜”运营模式,孟加拉厂区以大批量订单生产为主,国内3个厂区仍以高附加值的小单精品生产为主,公司的销售、研发等总部核心部门,也都留在国内总部。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森地客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回望企业的成长经历,魏国安感触颇多,“一方面是企业根据自身定位设置的全球化目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晋江经验’的指引,让我们能吸取优秀晋江企业如安踏、特步等优秀体育用品企业的经验,脚踏实地朝着目标迈进。” 信泰集团—— 在越南建生产基地,成立东南亚运营总部 泉州作为侨乡,与东南亚渊源深厚,交往密切,东南亚成为泉企迈向全球的重要一站。2015年,信泰集团(以下简称“信泰”)在越南平阳省成立信泰越南(平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随后在2019年,信泰(越南)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越南西宁省展鹏县成立,这是信泰布局海外的第一个重要生产基地,也是东南亚运营总部。 信泰(越南)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约2亿美元,项目总用地面积为7.6万平方米的,是信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内外互补发展格局,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有力措施。“为主动配套客户群体需求,公司在越南设立工厂,就近做好服务。”信泰公共关系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后,信泰实施“因地制宜”运营模式,越南厂区主要配合客户订单需求,完成纺纱、染纱、经编、飞织、纬编等环节,而中国厂区涉及到的产业链配套更加齐全,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提供从“纺纱”到“成品智能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如此不仅为越南西宁省提供高品质就业机会,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自我升级。 如今,信泰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已经从节约劳动力成本转化为深度布局全球供应链,以此获取更多市场增量。今年,信泰又在印尼爪哇岛建设了新厂房,继续在海外市场谋篇布局。 泉州方圆鞋业—— 与当地工厂合作,顺势而行 泉州方圆鞋业(以下简称“方圆”)是一家拥有1000名员工的外贸代工企业,生产的运动鞋、休闲鞋等产品远销欧美国家。方圆“出海”则采取了不一样模式。 自2016年起,公司总经理康盾便萌发开拓海外布局的念头,但受外部环境和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与经验不足等多种原因的限制,中小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康盾曾前往多个国家调研,对当地的土地情况、材料供应、人员工资等进行了全面了解,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的考量,最终决定:不在外建厂,而是融入当地,与当地工厂合作,为客户与当地工厂之间做好生产服务的衔接。 今年,方圆与印尼工厂达成合作协议,目前已经初步开始生产客户订单。关于东南亚的印尼工厂的合作项目未来的发展计划,康盾说:“还是得跟着客户需求来,方圆就像水一样,非常灵活,顺势而行,市场导向决定了我们的前进方向。” 好风凭借力 多方护航企业融入“一带一路” 统计数据显示,十年来,泉州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的项目数约80个,投资总额近12亿美元。 据介绍,2015年在泉州成立的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给泉州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机遇。该理事会涵盖650多家企业,辐射中国、越南、俄罗斯等16个海陆丝路沿线城市,并在阿联酋迪拜、印尼雅加达等设立联络处。在贸易壁垒、商事调解、跨国投资、产业升级与产能合作等方面开辟民间对话渠道。 “文化差异、政策环境、信息差异是企业‘走出去’的一大难关。”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秘书处主任陈苍松说,为更好地服务企业,理事会积极组织企业、商协会开展与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及“一带一路”工商业界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同时为会员企业提供“走出去”的政策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实务操作等信息,帮助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降低“出海”风险。目前,协会已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和贸易交流会、外贸形势分析与实战培训、参观会员企业等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增强政策知晓率与外贸实操能力。 在陈苍松看来,企业“走出去”有利于构建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对于泉州企业而言可以拓展市场,利用全球资源,创造更多利润,降低在单一市场经营发展的风险,促进企业自身做大做强。对于东道国则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好风凭借力。泉州企业拓展海外版图,泉州市商务局也全力“保驾护航”。不仅推动泉商泉企抱团设立海外经贸合作区,布局建设“海外仓”,并施行“产业+联盟+公司”的模式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通过核心高端环节留“祖厝”、代工出口环境在境外,既“把根留住”,又“开枝散叶”。泉州市商务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未来,泉州将对企业“走出去”联合指导,引导企业在安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投建海外生产制造基地,优化构建根植泉州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为企业融入“一带一路”撑好保护伞。(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