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调度“大双拥”力量,全面激发全民心系国防的情感共鸣
2023-10-09 11:41:13 来源:惠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责任编辑:郭晓楷 我来说两句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近年来,惠安县从协同驻惠部队、组织退役军人、融入地方特色等三方面入手,力争把国防教育普及打造成有内涵、有内容、有特色的全民国防教育活动,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惠安军地军民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协同“军力量”,强化国防教育使命感 军政协同,站位更高远。坚持把国防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列入每年工作计划,积极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惠安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参加“军事日”活动,深入驻惠部队营区,通过参观军营建设、观看军事演练等,切身感受军营军人风采和部队发展变化,掌握必要的军事知识、军事技能,进一步增强惠安全县领导干部国防观念,强化党管武装的责任感、使命感。 军地联动,传导更有力。以军地联动、资源共享、专长互补为思路,积极开展“军营开放日”、学习雷锋精神、军地联谊晚会、文艺汇演等共建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宣扬双拥国防教育,传导强军强国信念。同时,为军人子女量身定做“军娃夏令营”研学实践活动,引入军事化管理和沉浸式教育理念,打造富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的军事拓展课程,全方位拓展军娃自身能力,更好传承爱国强军的国防意识。 军校共建,教育更优质。坚持把国防教育作为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促成惠安全县三分之二中小学与驻惠各部队确立共建关系,聘请部队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由驻惠部队官兵到校开设国旗班培训、军体拳教授等特色国防教育课程。推动学校国防教育日常化,将国防教育和双拥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班会、黑板报、课前晨会和升旗仪式中,每两周开设一节国防教育和国防知识讲堂,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唱红色歌曲、观看红色电影等课外活动,实现惠安全县各类学校国防教育100%覆盖。2023年,惠安县崇武中学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组织“兵力量”,提升国防教育饱满度 发挥兵教官教导作用。惠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迷彩梦军创企业推出传承红色文化系列研学实践活动,由兵教官引导学生通过参观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模拟军旅生活等研学实践,生动了解革命历史和军旅文化,沉浸式强化青少年国防教育。同时,配套推出“移动军事体验站”,通过“福建舰”、坦克等各类装备的静态展示和95式自动步枪激光射击、手雷投掷等军事项目的体验实操,配合兵教官的专业讲解,更进一步激发学生拥军崇军、助力国防科技的热情和理想。 发挥志愿队窗口作用。指导12个镇、218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召集辖区内退役军人,成立志愿服务队,最大限度发挥退役军人在国防教育、应急处突、矛盾化解、扶危济困等志愿服务上的优势。身着“迷彩绿”或者“红马甲”的退役军人,活跃在村(社区)、中小学校、烈士纪念设施等地,成为国防教育和双拥文化最接地气的名片,带动国防教育向末端延展。 发挥宣讲团引领作用。遴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退役军人、创业先锋等优秀退役军人组建老兵宣讲团,将富有国防教育意义和激励奋进作用的宣讲内容带进学校、社区等;多次特别邀请老兵曾溪良进部队宣讲,用自身从军参战立功经历激励部队官兵强我国防、砥砺奋进;各镇也纷纷在辖区内组建老兵宣讲团。惠安全县共开展宣讲活动20场,参与人数近万人,有效增强了宣讲受众的国防观念,引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 融入“惠力量”,增强国防教育亲和力 融入烈士纪念。大力挖掘、整理、研究惠安县丰富的红色资源,依托全县45处烈士纪念设施,面向机关单位、中小学生、部队官兵及社会公众开展红色教育,并制作惠安籍党员英烈事迹及烈士纪念设施图文宣传材料,开展“英烈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机关单位巡展活动9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再现惠安革命历史,用惠安先烈的革命事迹为国防教育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融入惠女风情。进一步打造“惠女+双拥”特色品牌,由全国拥军模范曾恨、大岞女民兵和惠女解说员,结合浓郁的惠安特色和惠女文化,向到崇武古城、解放军庙、大岞女民兵哨所及红色革命遗址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宣传解放军庙的双拥故事、女民兵哨所的国防文化、崇武古城的海防历史等,以细腻的情感和亲切的语言,增强国防教育的感染力。 融入日常生活。建设、培育不同类型阵地、站点,作为新时代国防教育阵地,其中建成双拥主题公园、退役军人主题公园、国防教育步道三合一双拥宣传阵地,培育军地共建党史文化馆等双拥共建点12处,设立文艺、阅读、供销等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服务驿站12处。组织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利用“9·30”烈士纪念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时间节点,深入村(社区)、校园,大力开展国防知识讲座、英烈纪念祭扫、观看红色电影等国防教育活动,推动红色基因注入城市血脉,国防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