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经营主体,这些都是假的!
2025-02-14 17:41:26 来源:市说新语 责任编辑:卓志沐 我来说两句 |
不少经营主体向市场监管部门咨询,有不法分子冒充市场监管人员向未参加年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打电话,称企业已经超期没有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引导搜索所谓的小程序或公众号,误导经营主体按照同意委托和交费等步骤操作,骗取费用。 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各经营主体,报送年报、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务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渠道。 各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如收到类似短信,含收费、提供银行卡等内容,不要点击、不要回复。网络上类似“统一企业执照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年报通”等均属于假冒。若有疑问请及时与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联系,以免上当受骗。 诈骗短信通常带有诈骗链接 提示您点击操作重新登记 点开链接可能 弹出“通知”页面 提示您需要完成营业执照年报等 并吓唬您“一旦逾期将不予营业并罚款” 继续操作可能提示需要核实身份 一旦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 银行卡里的钱便被骗子转走! 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经营主体应当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市场监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随着年报季来临,年报诈骗分子也悄悄开始活跃起来。在此,市场监管总局温馨提醒:年报不收费,大家要增强防范意识,谨防“年报诈骗”。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冒充市场监管人员,声称年报和信用修复需缴费。不法分子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或加微信等方式,联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声称其未进行年报申报或信用存在问题,要求缴纳一定费用以进行信用修复或完成年报。有的还发送含有链接的短信,要求输入银行卡号、支付费用。二是制作虚假入口和交易平台。不法分子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制作虚假的年报入口或交易平台,诱导经营主体点击并填写相关信息,从而骗取银行卡账号、身份证号及密码等重要隐私信息。三是发送含有非法链接的诈骗短信。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含有非法链接的信息,引诱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点击,并在非法交易平台上进行诈骗。四是利用不明来源的快递件进行诈骗。不法分子邮寄到付快件,要求企业支付运费,信件中包含所谓《企业年检公告》,以企业年检过期为由,责令其接受“年检”,并支付费用。五是第三方中介机构协议收费。虚假的第三方中介机构通过给经营户发送信息,要求签约协议并支付钱款进行年报,从而骗取费用。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