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27日零点,福州成功地在全国率先引进并开通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数字万门程控电话系统,成为当时福建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详细]
在项南强有力的号召和领导下,大念“山海经”一下子成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被广泛地接受,形成了一股席卷全省上下的“山海经”热潮。[详细]
1981年10月7日,为贯彻执行叶剑英委员长进一步阐明的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邮电部作出了六项决定,准备随时与台湾通 …[详细]
1956年6月27日至7月13日,中共福建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福州市举行。正式代表600人,列席代表79人,代表全省197813名党员 …[详细]
1963年春,遵照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号召,梅仙公社谢坑大队的妇女代表罗春娣,带领9名姐妹创建妇女耕山队,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妇女 …[详细]
1963年春,九龙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龙海县委发出了“九龙江有水不算旱”的号召,组织全县人民开展堵江截流抗旱保丰收的战斗 …[详细]
陈嘉庚先生一生奋斗中体现出的“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精神品格,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2014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 …[详细]
1958年6月10日,三明钢铁厂破土动工。1959年1月2日,福建省第一个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三明钢铁厂一号炼炉建成并炼出第一炉样 …[详细]
金门炮战,又称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台湾称为“八二三”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国 …[详细]
1957年4月12日,鹰厦铁路全线正式通车。鹰厦铁路改变了福建闽道行难、交通闭塞的局面,促进海峡西岸与祖国腹地联通对接,为福建经济社 …[详细]
1954年1月7日,首次在昙石山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大概有5000年左右。至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共进行7次发掘,发掘 …[详细]
1953年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中国男子游泳运动员吴传玉以1分8秒4的优异成绩夺得100米仰 …[详细]
自1953年起至1970年代末,为安置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福建省相继创办了17个华侨农场,占全国 …[详细]
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将古田溪梯级水电站列为全国第“101”个重点建设工程。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个开 …[详细]
1950年,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的指示,开始供销合作社的筹建工作,选择福州、厦门、长汀3个市、县为试点,建立供销合作总社 …[详细]
《福建日报》是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8月25日。习近平同志深情地说过,“福建是我的第二故乡”“新闻界既是益友,又是良师 …[详细]
1949年8月17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兵分三路,解放福建省会城市福州。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自此以后,全省各地 …[详细]
崇安城的解放,对闽北乃至福建的解放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鼓舞作用。当年8月17日,福州解放;1950年5月,东山岛解放。至此,福建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