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木偶戏《直通春晚》失利 网友寄语传统文化创新需大胆
2013-12-10 15:07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黄水来 黄水来 |
分享到:
|
木偶戏《直通春晚》失利引发讨论,网友寄语—— 泉州传统文化创新发展需大胆 泉州木偶戏当日在央视的表演 (灿芬 截图) 对于泉州文化艺术界人士和不少市民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有点不平常。 12月7日也就是上周六晚9点,泉州提线木偶戏《欢天喜地闹新春》(原名《元宵乐》)参加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综艺节目展演现场直播。在本报等本土媒体预告后,很多人早早地就守候在电视机旁,期待着咱厝的非遗瑰宝入围马年春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泉州提线木偶戏赢得场内场外一片叫好声,但最后因专家评委们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创新等原因与春晚名额失之交臂。 “上春晚不是全部意义,但专家评委们的意见有道理,泉州传统文化必须在保护传承中创新发展。”就此,本土网友开启了一场文化讨论,鼓励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 □本报记者 孙灿芬 现场回放 有人赞叹神奇有人建议创新 在当晚的节目中,代表福建参赛的泉州提线木偶戏,与山西队高台花鼓《万马奔腾节节高》、重庆队杂技《梦》、宁夏队舞蹈《花儿与少年》、湖北队诗经朗诵配舞蹈《山风》同台竞技。五个节目中,泉州提线木偶戏还是唯一一个接受第二现场访谈的节目。 10时许,作为该场展演第四个节目,提线木偶戏隆重登场。随着音乐响起,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木头人,在观众眼前活起来——刣狮、跳鼓、叠罗汉、拍胸舞、彩婆变仙女……近6分钟的表演,当场赢得主持人董卿“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等一连串赞叹。不仅如此,现场的一些专业评委也不吝赞誉之词。“太神奇了,这个节目演员们不仅要研究每个木偶角色的心理,还要掌握控线的技术难题,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神奇而伟大的艺术就藏在民间!” 与此同时,也有评委对提线木偶戏的创新提出了建议。2014马年春晚执行总导演吕逸涛建议说,提线木偶戏的长项在于人物,在技术已经做到极致的前提下,能否把春晚30多年来的经典人物变成提线木偶的主角进行演绎,把现代的元素融入节目中,这应该是思考的方向。
网友探讨 需推动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 在投票环节,尽管获得了10票媒体投票,但因为未获得现场专业评审的投票,提线木偶最终遗憾地结束了此次春晚名额角逐之旅。 针对这一结果,在网络平台上,对于提线木偶戏在内的传统文化,是要原汁原味地传承,还是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网友们展开了激烈讨论。网友“佩雷罗”表示,创新发展的建议太虚,之所以失利的最大原因在于南北文化的差异。 更多的网友则认为“要创新发展”说中了目前泉州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中的软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泉州文艺界人士表示,被指创新不足,其实不光是提线木偶一家,而是目前泉州文化艺术传承的现状。 “从题材到表演,从音乐到对白,没有改变传统的表演,在现代舞台灯光下显得相对无力。要创新,这句话很中肯。”网友“刺桐观文”在观看直播精后总结说。而网友“韩太尉”和“安海落瑛”则表示,是原汁原味地传承还是与时俱进创新,确是难题。如何在守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推动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是值得泉州文化艺术界思考的问题。 期待努力后的成长 很多人为泉州提线木偶戏《直通春晚》失利不平,还有更多人就此陷入城市文化艺术如何更好传承的反思。 而在记者看来,能代表福建登上央视舞台,这本身已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胜利。而能让大家对挫折背后的原因进行剖析,更是一种难得的成功和成熟。“时光流转,流走的是胜负后的悲喜;流不走的是努力后的成长。”《直通春晚》中的这句台词,让人特别认同。对于将来,不管是加大题材创新,还是结合现代声光电表现形式,关于此次失利的探讨,将进一步为泉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夯实底气,凝聚智慧和力量。 古人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上春晚的小插曲过后,依着如何创新发展的思路认真钻研、努力实践,我们相信凤凰终将浴火重生,一个更美好的“东亚文化之都”不会遥远。 (灿芬) |
相关阅读:
- [ 12-05]环岛路步行栈道想“混搭” 网友为改造方案出谋划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