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政务微博也需打开“心门”
2014-01-07 11:28 来源: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黄水来 黄水来 |
分享到:
|
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通知,要求与民生相关的各级各部门全部开设政务微博,同时以“@南京发布”为龙头建设全市政务微博群。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全面开花,南京政务微博的建设成效有目共睹。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在新浪、腾讯认证的政务微博共有830多个,其中市级部门已经开通政务微博的有60多家。在“2013年中国优秀政务微博80强”评选中,@南京发布、@南京路况直播间等五大官微榜上有名。但在成效背后,我们也要注意到,有些部门为了应付上级要求,微博一开了事,常年无人过问,变成名副其实的“僵尸微博”;还有的仅止于发布公文政务,面孔刻板缺乏交流互动。 2012年曾有网友戏称@南京市体育局为南京最牛微博,因其从未发布一条信息,却拥有23万粉丝。时间进入2014年,该局微博发布量总计32条,粉丝数却仍停留在23万。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折射出一些民生部门对于网络问政的态度。 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工具可以算作政府部门的“基本配置”,开通微博只是第一步,如何发挥好政务微博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的作用才是关键。 首先,政务微博需要制度规范。日常工作机制、保障措施、岗位培训以及考评问责一个不能少。是否有专人负责?发布渠道是否通畅?接到投诉举报如何处理?热点事件失声、信息发布失误怎样处罚?这些都应在实践的基础上程序化和制度化。 建立制度规范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特性,如何将专业信息用通俗语言来表达,如何将主动发布与回应互动相结合,如何兼顾权威性与贴近性,在重大舆情事件上如何应对引导,这些都需要“博主”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具体工作中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没有与百姓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真心真情,政务微博只会成为“僵尸”和负担。 2014年元旦,南京市级机关大院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一位参观者在现场感慨:“开放不仅是打开了一扇大门,而且是打开了一扇心门。”受制于客观条件,机关大院只能在固定时间开放,参观市民的数量也有限制。但政务微博却不同,其覆盖面更广,更具时效性和互动性,可以说是政府机关面向百姓的另一扇门。对于政务微博而言,同样需要打开“心门”。 |
相关阅读:
- [ 01-07]松湖烟雨管理混乱 网络问政呼吁治理
- [ 01-07]长沙县“网络问政”赢民心 重回复更重解决
- [ 01-07]怀化市把网络问政作为科学执政的重要制度
- [ 01-02]网络问政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 01-02]网络问政新招:泰州市民可扫二维码评议政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