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直通屏山> 焦点新闻 > 正文

尤权: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2014-03-04 08:52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龚錾瑒 龚錾瑒  
分享到:

 

积极探索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记者:新的一年,福建在扶贫开发方面会有哪些创新?

尤权: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他强调,推进扶贫开发,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我们认为,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坚持造血与输血、扶贫与扶智、自力更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子。

全力推进绿色发展。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福建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多地处山区和水源保护地,生态环境好,加快发展有空间有潜力。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绿色开发理念,提高项目引进门槛,把好项目环保关,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流域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造林绿化等工作,把加快发展与生态建设统一起来。

全力推进特色发展。习近平同志要求贫困地区要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使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贫困地区在产业选择上,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盲目照搬,要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域特点和市场前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加快培育有自身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格局。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能盲目求大求洋,要依托区位、生态、历史、文化等特色,大力发展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商贸集散型等特色城镇,同时以新农村建设、清洁家园等为载体,建设好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全力推进集聚发展。贫困地区财力有限,要集中力量搞好一至两个产业园区,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改变过去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不长、产业优势不足等问题。特别要注意土地的集约和节约,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大力实施“大城关”战略,着力提高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人口向县城和中心城镇集聚,促进农村人口内聚外迁、有序流动。

全力推进创新发展。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既要注重思路、理念的创新,也要重视政策、举措的创新。要大力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加大重点产业科技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切实抓好科技推广。要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新的经济组织,不断提高要素集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同时,要积极创新工作的体制机制。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依靠改革创新来突破。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努力为扶贫开发提供强劲动力和内在活力。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做到扶贫对象精确、扶贫措施精准、扶贫责任到位。要突出政策扶持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更加注重资金整合,增强扶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落实省直部门挂钩扶持制度,科学制定帮扶计划,统筹协调推进各项任务。

创新山海协作机制。把山区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沿海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返还、用地指标调整、加大考评奖励等方法,鼓励山海结对共建产业园区。发挥好对口帮扶机制作用,进一步巩固紧密型协作联系,深化产业合作,开展联合招商。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加大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资金分配办法,更加重视研究森林覆盖率、交界断面水环境功能达标率、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情况等生态考核指标和办法,提高奖补额度,并对扶贫开发重点县予以倾斜支持。积极探索定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评价方法,推动碳金融、绿色信贷发展,探索建立水权交易、碳汇交易和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补偿机制。

完善干部人才工作机制。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以扶贫开发成效为中心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干部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长远意识,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继续加强省直部门、山海之间领导干部交流。采取提高人才待遇、招募派遣“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人才等方式,强化人才智力支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