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绿色发展:从生态省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16-05-04 07:07: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
2016年4月,出台《福建省“十三五”生态省专项规划》,提出要推动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好的美丽福建。 推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意味着超越和扬弃旧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勇于先行先试—— 科学规划,明晰定位。 福建首次将全省国土明晰规划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四类开发区域,其中占全省2/5的县(市)和197处区域被列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接近1/3的全省陆域面积被规划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 政绩考核,绿色导向。 从2014年起,福建在全国率先对全省34个县取消了GDP考核,取而代之的是考生态、考农民增收。 不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让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武平县有了选择的底气。武平地处闽粤赣交界,森林覆盖率79.7%。曾有来自国内外15家林木加工企业的代表看中武平的优势,希望在武平发展林木加工业。经接洽,县里发现有11家企业属于能源消耗型,便婉言拒绝。随后,武平引进了5家符合环保政策的光电企业。短短一年间,一个以正德光电为龙头,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的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园横空出世。 生态补偿,凝聚合力。 早在2003年,福建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九龙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2015年,我省出台《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省级政府每年整合筹集重点流域生态补偿金3.1亿元,比原先增加1.6倍;今年,我省首次与广东签署生态补偿协议。两省共同出资设立2016~2017年汀江—韩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资金,资金额度为4亿元,两省每年各出资1亿元。 党政同责,守住底线。 福建探索环保监管由督企向督政转变,给地方和部门套上环保“紧箍圈”,抓住污染治理的“牛鼻子”。2010年,在国内率先推行环保“一岗双责”;2014年,建立每季度环保督查会,把各设区市突出环境问题纳为省政府季度经济分析会三项主要议程之一;2015年,建立环保综合督查制度,每年对各设区市污染整治、减排等存在的问题进行督查,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并上报省政府。同时,提高环保在地方官员绩效考核的比重,由原来的2%提升到10%…… 今年起,我省率先将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升级为书记、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在全省两会期间,九市一区党政一把手向省委省政府签订环保“军令状”,在全国率先扛起环保“党政同责”大旗。同时,我省在全国率先成立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八闽大地始终保持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 地处闽北山区的南平,经济总量虽然多年靠后,仍坚守生态底线,近三年没有新批一个矿产开发项目,没有新上一个重化工项目,先后对100多个不符合绿色发展定位的项目叫“停”喊“不”,与此同时,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旅游养生、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南平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连续四年居全省前三,绩效考评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列,2015年GDP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福建,交出一份绿色的靓丽答卷。“十二五”期间,全省GDP年均增长10.7%、财政收入翻番的同时,COD(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五年连降”,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硬任务,万元GDP排放强度仅为全国一半。 绿色福利 全民共享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
相关阅读:
- [ 04-28]绿色公交畅行厦门
- [ 04-28]美国加州上空现神秘绿色火球 穿越夜空直坠地面
- [ 04-27]全国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拟建网上执法平台
- [ 04-25]厦门火炬幼儿园全园齐动员 上街宣传绿色简约生活
- [ 04-21]漳州交警支队驾考中心为台胞换证开设绿色通道
- [ 04-16]云南打造绿色屏障
- [ 04-15]【治国理政 福建篇】多措并举推行绿色出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