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家里水费19吨,2月份13吨(2月份过年期间,家里用水量比平常还更多,因为各种大扫除,清洗,宴客做饭),3月4月家里用水还少,水费居然达到29、30吨?!对自家水费存疑,就打了自来水公司968933,客服查询后说水表是开发商安装的,没法给效验,只能提供换表?这样的话,可以要求专业的第三方,即福州质监局下的计量处帮忙效验水表吗?具体要走什么流程劳烦告知下呀呀。
另,用户怀疑收费的水表不准,自来水公司要是可以安排验表的话,也感觉有失公平,就像一场比赛,你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让人有点不能信服。校表由第三方执行,比较公平合理的说!
记者调查:“水表空转的问题比较多见,特别是未经户表改造的旧小区和高层住户。”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林女士告诉东南网记者。
林女士介绍,城市供水管网只建设到小区外,经小区储存、加压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这就是二次供水。新小区的供水系统都是开发商建设、物业公司维护,经过验收之后才会由自来水公司接收。由于用材原因,很多开发商建的管道质量不佳,水压易使空气进入水管令水表自转。因此,自来水公司接收后会逐步进行户表改造,也就是更新管网,使市民用水安全更有保障。
据介绍,当前建材市场二次供水材料良莠不齐,价格相差很大,20多万元到100多万元的都有。生产企业的管网虽有合格证,但是实际合格率低。而房地产开发商一般不会在二次供水设施上花太大成本,因此业主入住一段时间以后,小区管网常会出现滴、洒、漏等问题。
泉州市自来水公司一位技术部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他们常常接到市民用水投诉,但当地二次供水设施均由开发商建设,物业维护,自来水公司不是建设方和管理方,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南方都市报也曾在相关报道中指出,根据《物权法》,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属于全体业主,供水部门却要使用该设施供水。建设者不使用,使用者不建设,这种权责利的交错带来了二次供水设施的偷工减料、标准不一、供水中断等现实问题。
各地都在探索解决方式,“建管合一”渐成业内共识。2006年,珠海在全国首开先例,由供水部门接手小区内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近年来,福建省也在莆田、泉州等地陆续开展二次供水设施“建管合一”试点,并考虑将“建管合一”模式写入立法。
建管合一,即新建城镇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均由供水单位负责。省人大及相关省直单位曾对此进行了立法调研,但在去年出台的《福建省城乡供水条例》中,“建管合一”模式终未列入条文。福建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解释,考虑到供水设施由供水单位统一建设易产生垄断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立法时最终采用了两种模式并存的“双轨制”,即新建城镇住宅供水设施可以由供水单位统一建设,也可由建设单位或产权人自行建设。“具体由谁建设,看地方如何规定。”该负责人表示。
看似兼容并蓄,但保持现状的地方仍然面临着老问题。“既要供水单位专管,又怕产生垄断,患得患失当然难以管理!”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垄断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形成第三方协调约束机制,切实提升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的品质。
详细报道:http://fjnews.fjsen.com/2018-08/03/content_21328128_all.htm#content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