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社区我最红> 第二十三期 > 正文

福州陈氏三姐妹 把喜娘文化带上世界舞台

2014-03-27 16:59:29 颜财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金牌喜娘、闽侯“陈氏三姐妹”

东南网3月27日报道 本网记者 颜财斌

在福州,婚庆中常有这么一位特殊角色,她不是来喝喜酒的,也不是新郎新娘的亲朋好友,但她却手握整个婚庆仪式的指挥棒,见证着一对对新人的美好瞬间。人们称之为“喜娘”。

福州金牌“喜娘”陈夏玉、陈秀珍、陈秀兰三姐妹出生于闽侯的喜娘世家,历经四代传承。探索、尝试、创新、传承,陈夏玉三姐妹用自己的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弘扬着福州“喜娘”文化。

“陈氏三姐妹”经常聚在一起试唱改编的新歌

经历:三姐妹相继辞职 继承“祖业”

“喜娘”是福州传统婚礼中的重要角色,俗称“伴房嬷”。她们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为婚礼带去祝福并调动喜庆的气氛。目前在福州乃至全国都颇具名气的喜娘,要数来自福州闽侯的“三姐妹喜娘”。

三姐妹中最早出道的是大姐陈夏玉。“我当时的工作是裁缝,本想自己开店,但又缺少本钱。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妈妈让我涉足‘喜娘’行业。”她说。

陈夏玉说:“我们家从曾外婆开始,那时已经连续三代从事喜娘职业,并在当地小有名气,妈妈正为没有传人而感到遗憾。我被她三番五次的谈话打动,放弃了服装生意,跟在母亲身边。经过一两年的耳濡目染之后,借由邻居的一场婚礼,我就不知不觉地出师了。”

“第一场主持结束后,东家给了我183元的红包。我感觉自己经验不够,谢绝了东家的好意,但东家还是执意感谢。”陈夏玉说,第一次出场就拿到180元人民币,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受到肯定,让自己从最初的紧张、内向,越来越自信。

就这样,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陈夏玉在闽侯小有名气。客户不断增多,陈夏玉开始忙不过来。于是她也像母亲一样,怂恿在工厂上班的二妹陈秀珍加入,并组合为“喜娘姐妹”。不久之后,最小的妹妹陈秀兰也毅然辞职,做起了职业喜娘。

几十年来,她们见证了一对对新人喜结连理。陈氏三姐妹说,在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同时,她们的身心也受到影响。“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心情每天都像蜜一样甜,精神面貌也很好。”陈秀兰微笑着说。

陈秀兰经常向大学生或外教咨询婚庆常用语的各种外语说法

创新:学外语破旧俗 用意大利语主持婚礼

陈氏三姐妹各有特点,老大陈夏玉经验丰富,处变不惊,圆场能力最强;老二陈秀珍喜欢传统文化,研究福州婚庆习俗是她平时最大的爱好,一些邻里亲戚甚至行内的朋友有不解之处都会来咨询她,被称为“专家”;老三是文化型,喜欢新鲜事物,改编、串词在三姐妹中属一流。

喜娘可以说是新家庭的见证人,是婚姻礼仪全过程的民间主持人。在婚礼中,从跟随新郎出门、到新娘家接亲、新人拜堂、入洞房滚床、晚上酒宴、陪新婚夫妇敬酒,对未曾叩拜的亲族补行拜礼等,几十道程序下来,喜娘说个不停,吉祥话、俏皮话,信手拈来。

这其中最难的就是,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现在三姐妹都练就了一项绝活——婚宴上宾客的衣着、头饰、表情、动作,都能让她们脱口说上一段贺词,不仅动听,末尾也能押韵。“我们家有几本手抄的‘喜娘祝词’,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不过因为许多贺词与现代社会脱节,已经不再使用。”老二陈秀珍说。

只有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对于许多人看来非常难学的外文,“我的方法很简单,逮到懂外文的人就问一问,学一学,积累多了就会了。从穿插使用,到可以整段说下来,勤学、积累、敢试就是诀窍。”陈秀兰说。

陈秀兰曾经是幼儿园的老师,是一位偏向文化型的“喜娘”。因此,很多现代感强的婚礼都会由她出马。不久前,她刚在福州为一对意大利新人主持婚礼。

“这次婚礼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因为男女双方亲友分别是福州人和意大利人,语言不通,相对沉闷,而这个时候‘喜娘’如果只是按照传统模式进行,虽然没有谁会纠错,但喜庆的气氛就会弱很多。”陈秀兰说,主持这场婚礼之前她认真做了功课,并就福州传统礼节上的用词请教了意大利文的说法,同时也编制了一些意大利文的吉祥话,婚礼气氛特别好,意大利客人赞不绝口。

随后,记者在陈秀兰的一本笔记中看到,当时这段意大利文记录了满满一页。不仅如此,在这本小笔记本上,记者还看到了一些英文、日文、韩文等外语吉祥话。陈秀兰说:“现代的婚礼已经不能再只用传统的语言来主持,这样不仅没有新意,现场气氛也肯定低沉。”

与婚庆主办方生活实际相联系,与现代时尚元素相对接,这是陈氏三姐妹近几年来努力的方向。陈秀兰说,按照福州传统婚庆习俗,喜娘带新人向来宾敬茶时可以收取“茶礼钱”。但随着许多外地人来榕工作、生活,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有可能对福州的习俗“束手无策”,甚至反感。“因此,我们姐妹就带头在婚庆上破除了这个风俗习惯,尊重宾客习俗的同时也为婚礼主办方赢得了人气。”她说。

陈氏三姐妹多年来获得不少荣誉

传承:收高徒上电视 到全国各地推广喜娘文化

“我们是第四代。而第五代,就是现在这些前来求学的徒弟们,他们来自各地,为兴趣,为理想而来。”谈起“传承”问题,陈氏三姐妹的看法相同,他们希望可以通过努力,向更多的人,向福州以外的人宣传福州传统婚庆文化。

在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喜娘由中老年已婚妇女充当,她们没有文化,地位低下。如今,陈夏玉三姐妹,不仅在喜娘的唱词等基本功上下工夫,还在2012年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梦想秀》,以及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等品牌栏目,将福州喜娘文化带上了更高的舞台,就连国外的媒体也都专版报道。福州地区特有的喜娘文化经由观众、宾客得到推广。上海、深圳、哈尔滨等地的宾客特地邀请她们前往。一些年轻的大学生也开始找上门来,拜师学艺。

陈秀兰告诉记者,形象好、口齿伶俐、头脑清醒、反应快是喜娘的必备素质,而文化程度的高低则会决定这位“喜娘”的内涵以及高度,“以往喜娘文化程度低,编出来的祝词比较俗气。现在新郎新娘也都是大学生,因此喜娘的素质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样才能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陈秀兰认为,现在的喜娘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随着许多高素质的年轻人加入,会把民俗文化发扬得更好、更大、更强。

由于学历高、素质好,大学生喜娘一般三到六个月就可以正式出师。年轻、有活力,又多才多艺,这些新生代喜娘受到宾客及新人们的认可。2011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陈夏玉三姐妹带头成立了福州首家金牌喜娘会所。去年她们成立了喜娘协会,并建立喜娘网站。今年,陈夏玉计划建立一所喜娘培训机构,吸纳更多的新鲜血液进来,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喜娘队伍中,更好地推广喜娘这一习俗文化。

除了招收学徒,陈氏三姐妹目前正筹划着这样一件事情:在全国每个省份征集一对愿意举办福州传统婚礼的新人,她们将免费为其主持,以此展示福州的传统婚庆文化。目前她们已在多个省市举办过,“反响很好”。接下来,她们还会继续征集新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