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 正文
青州: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的实践与探索
www.fjsen.com 2009-12-25 08:08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三、成效与反响

这次公开选拔在基层党员群众中反响强烈,并得到了广泛认可,从“三组数据”可以体现社会反响情况:一是村级公信度征求意见的结果。在公开选拔的支部书记到任满一个月后,市委组织部统一抽调干部组成12个组,到考选的村,组织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征求意见会,对公开选拔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一次公信度调查。全市参加调查的共2389名党员群众代表,“赞同”公开选拔这一选任方式的占99.1%,“认可”公开选拔的村支部书记的占98.8%,对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满意”的占98.4%。许多党员群众高兴地说:“考来了新书记,给村里带来了福音,我们也有了盼头!”二是问卷调查结果。我们统一组织向各乡镇党员领导干部、站所负责人及管区干部、所有村党组织书记,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委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共1501人中,认为公开选拔这一选任方式“可行”和“比较可行”的占95.3%,对公开选拔的村党支部书记“认可”和“基本认可”的占98.6%,对一个多月来的工作表现“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95.9%。有些镇党委书记深有感触地说:“这些村支部书记上任后,乡镇工作感到轻快了,省心了。”三是整个考选中相关信访案件为零。全市没有发生一起涉及考选工作的来信来访。有位管区干部形象地说:这项工作开始感到方式“很新”,新支书上任后到底能不能行感到有些“担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对他们有了“信心”。

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方式、途径的创新、改进,实现了选优配强的目的,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到目前,通过近几个月的实践检验,初步成效是令人欣慰的,可以说村村都看到了新变化,呈现出了新气象。

一是破解了“选人难”问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公开选拔打破了“从本村选、在本村干”的传统选任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地域、行业、宗族派性等对选拔村党支部书记的影响,实现了农村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吸引了各行各业“能人”向农村集中,为村级班子输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活力,一些多年选不出合适支部书记的村,选配上了优秀带头人。从这次公开选拔的93名村党支部书记的构成来看,机关事业在编党员干部21人,占22.6%;复员退伍军人12人,占12.9%;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8人,占8.6%;(农民身份)镇聘人员25人,占26.9%;致富能手27人,占29%;跨村任职的53人,占57%。他们平均年龄37.5岁,大专以上学历的60人,占64.5%,还公开选拔产生了9名女村党支部书记,实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优化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性别、年龄、文化结构。益都街道东三教村原来是连续多年被教育整顿过的后进村,主要原因是支部、村委“两张皮”。本村年仅27岁的退伍军人李辉,通过公开选拔走上支部书记岗位后,打破了原来的派性对立局面,他积极理顺村内各种关系,通过严格决策程序,“一事一议”,全村一户不拉,每户450元,全部自愿捐资,改造了村民期盼已久的自来水供水系统,使村民喝上了“放心水”,还进行了道路硬化和办公室整修等,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村里的各项工作也步入了正轨。可以说正是这些公开选拔的支部书记自身素质好、本领强、品行优,党员群众能认可,使他们看到了希望,奠定了这次公开选拔成功的基础。随着实践的不断检验,也进一步印证了:抓好了村支部书记队伍就抓住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牛鼻子”。这一共识,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到今后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践中去。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