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话题为何总易遭误解
www.fjnet.cn 2009-09-17  舒圣祥 来源:燕赵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出台文件,对基层税务机关和企业提出的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印花税六大税种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企业向职工发放交通、通讯补贴等,在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将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税。照例,这样的消息再次引发了一些网友的质疑:“查税风暴”为何总是跟普通工薪阶层过不去?

事实上,只要认真看看国税总局的文件,就能知道这绝对不是什么“新规”,而只不过是对早在1999年就已下发的文件的重申。而且,交通补贴、通讯补贴也不是都要纳入收入计税的,而是允许先行“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之所以需要再次强调,正因为这个扣除公务费用的标准,以前只是强调“由省级政府制定”,而很多地方又都没有制定,从而令政策没有实际可操作性,长期成为高收入阶层“合理避税”的途径。

说白了,该条款意在堵住逃税漏洞,而不是要开辟额外财源,它实际指向的是那些通过类似补贴名义以达到避税逃税目的之高收入阶层。这些高收入阶层,发放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已经是一笔巨额收入,却不用缴纳任何个税,这种“换个名义发钱”的避税漏洞,难道不应该被堵塞住吗?一般底层工薪阶层,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忧虑公司补贴自己所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通讯费用等会被额外征税。当然,要避免“误伤”底层工薪阶层,地方政府尽快制定本地区的公务费用扣除标准,这也非常有必要。

梳理这些年有关个税新闻话题的讨论,不难发现两个特点:一是个税新闻话题总是那么陈旧的几条,不是所谓“个税起征点”,就是“发月饼也要征税”之类,说来说去媒体关注个税问题的焦点并没有太大变化;二是,个税话题总是易遭公众误解。无论是反复被提起的“提高个税起征点”,还是上次的“双薪合并计税”以及这次的“交通、通讯补贴征税”,真正的利益指向实际都是高收入阶层,可跳到舆论前台来强烈质疑的却总是底层工薪阶层,免费充当了富人“炮灰”却全然不知。那么,个税新闻话题为何会出现如此“怪异”的现象呢?

这里面,不排除一些媒体对税法理解的片面和盲目的从众心态,也不排除税收释法工作的不到位,以及上述个税老话题确实仍存在公平瑕疵等等。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个税税制改进的严重落后,让人们看不到更为公平的个税改进可能,从而对个税细则上的细微改动或完善产生了习惯性的“受迫害心理”。这种受迫害心理,会弱化人们理性分析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转而形成并强化一种始终为个税所迫害的条件反射式愤怒。

其实,在“个税怎样缴纳才公平”的大话题中,所谓“个税起征点”在多次提高之后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意在堵住逃税漏洞的“双薪”、“补贴”等问题更不是最值得公众关注的。尽快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并根据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扣除标准,建立个税与经济运行情况的快速联动机制,这才是最重要的个税话题,公众大有必要投入更多关注以“倒逼”其完善。而税务部门呢,也只有在这些问题上尽快启动改革进程,才能改变像现在这种“凡提个税必被众骂”的尴尬局面。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
郏县白领教师 成都醉驾判死刑 中国企业500强
重庆房价调控 丈母娘与高房价 事业单位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