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4个花季孩子为何缺少对生命的敬畏
www.fjnet.cn 2010-04-28 15:54  郭钦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4月21日,我们哀悼2000多个地震中逝去的生命,那是因为天灾;当天,一个女精神病患者在全国响起的哀乐中离去,她的死是人祸,夺去她生命的,是4个初中生。十五六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却只因为“打着玩”,这4个云南曲靖市的学生对一名路上偶遇的手无寸铁的女精神病患者,举起了手中的竹棍和石块,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殴打(春城晚报4月26日报道)。

小时候,家里大人总是告诉我们,一花一草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对任何活物都应该善待。直到现在,老人们宰鸡杀鱼时口中还念念有词,感谢它们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我们的生命。可现在的孩子呢,或许是被钢筋水泥的城市隔绝了和大自然的接触,他们不能体会自己种下种子,享受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的乐趣,他们不知道那些美味的肉食,是动物用生命换来的。取而代之的,是充斥着电视和网络的暴力影视和网游电玩,多少孩子在虚拟世界里享受暴力的快餐,而暴力的基础就是对生命的极端冷漠。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有个著名论断:“那些在低等动物的痛苦和毁灭中寻求乐趣的人,将会对他们自己的同胞也缺乏怜悯心或仁爱心。”一些学生一边在现实中虐猫、虐狗获得的乐趣,一边沉醉虚拟世界里通过毁灭一切得到的快感,这些必然会使他们丧失对同胞的怜悯,对生命的敬畏。

2009年的湖南湘乡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当中国青年报记者第二天到学校采访时,向一位女生询问罹难者朱斌的情况,这名女生直截了当地回答:“朱斌啊?死啦!”口吻非常奇异,脸上还挂着笑意。另一名男生在回答记者是否难过时,却说出了一个字:“不。”

4月21日,为地震中死难者举行全国哀悼活动,本就是为了让所有人感受对生命的敬意,却没想这样的哀悼反而成了4个孩子殴打女精神病人的间接诱因。翻墙出校买东西吃、上网,刚好娱乐活动都停止了,上不成网就对着一个女精神病人“打着玩”。看看这些孩子,我们是否该反省生命教育的严重滞后。降半旗后的集体默哀,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做,却不愿再多花一点点时间,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于是,我们眼睁睁看着这些孩子丧失了对同学、他人遭遇灾难和死亡时应拥有的最基本悲悯情怀。连动物都能做到物伤其类,这4个孩子却对一个女精神病人的生死如此冷漠。

有人评价说,因为不敬畏生命,极度膨胀心中的恶(当然他们或许根本不知道这是恶),所带来的是对人心的摧残,对社会的蔑视。于是,就出现了郑民生之流,竟把屠刀举向手无寸铁的学生。这四个孩子更像是少年版的郑民生,青春的激情、生命的能量,没处投放,就把网络世界里的极端冷漠和暴力带进了现实。

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恻隐之心,人之端也”,说的都是敬畏生命,这是人的道德底线。唯有这样,强者才不敢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弱者才不会战战兢兢朝不保夕地过日子。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