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说,今天当人们面对这尊塑像时,会发出许多文化的感慨,会产生与孔子思想相关的许多联想,所谓的“思接千古”,正是通过这一特殊媒介而获得塑像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且不论,就该塑像的社会意义而言,需回溯历史,才更能看清孔子所代表的儒学在今天的地位。
自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除了部分时期,中国的士人大都研习儒学、以儒学为正统,因而儒学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一代代士人在儒学的熏陶下,将个人命运与天下、家国紧紧相连,推动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在社会与政治层面上,孔子提出的“仁政”思想、孟子的“民本思想”等等,对中国社会有巨大的推动。
然而,先秦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等各派学说的争鸣中,孔孟多半时候是郁郁不得志的。每逢末世、乱世,对儒学的批判亦层出不穷。华夏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中熠熠生辉。
以今天的视角仔细审视儒学,我们看到,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造就的是臣民,而不是国民、公民;从孔孟儒家中演绎出的“夫为妻纲”则严重压迫了女性的权利,为男权社会提供理论上的说辞……诸如此类,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五四”以来,中国社会的革新与进步,或多或少,与打破这些沉重枷锁有关联。
王朝时期,儒学多半充当巩固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御驭臣民。今天重提其“社会意义”,事实上反映出当前社会精神生活的茫然。当儒学被当作枷锁打破的同时,延续千年的传统文明也在动摇。在今天,农业社会与商业社会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基督教和儒家对人性、善恶等的不同理解、社会结构分层的差异等矛盾,经过100多年的碰撞,仍然难以弥合。东西方之间仍未水乳交融。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种思想不断涌入,维系社会凝聚力的诸多观念、思想逐渐崩塌,国人惊觉在传统社会里存在的一些高尚品质、道德渐渐丧失,而与市场经济这一新社会形态匹配的道德、情操、行为模式却远未建立,甚至人性中的弱点,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规制,在这一“空当期”野蛮生长,结出一些四不像的果子。由此,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社会风潮从“彻底打倒”到重新审视,一些人试图从先贤的思想中汲取养分——这大致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兴起的重要背景之一。因而,儒学复兴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显然,只是援引儒学进入现代化进程是远远不够的。
- 2011-01-14别鄙弃、仇恨孔子
- 2011-01-13孔子塑像的可疑意义
- 2010-02-23彩票上的孔子
- 2010-02-09嫁给孔子的女人就幸福?
- 2010-02-08卖彩票请别连孔子也卖了
- 2010-02-08侵华日军为何参拜孔子
- 2010-02-08电视剧拍孔子咋能没有“爱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