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清神话”的恶因与恶果
www.fjnet.cn 2011-06-28 09:20 羽戈 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前两天,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冯玮在新浪微博曝光高考招生“内幕”,我一直在冷眼旁观。按我的理解,这些内幕并不足以成其为内幕,而是圈内众所周知,圈外亦不乏人知的事实,冯教授也许考虑到了这一点,故在“内幕”之上加了引号。我觉得称之为“潜规则”更为合适。
所谓“内幕”,即在每年高招之际,地方政府、中学出于政绩、校绩等考量,强令高分考生填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此竟不惜采取没收手机、软禁、恐吓等卑劣手法。冯玮教授微博披露,2010年,湖北一考生本想报复旦,可在前来签约的路上,接到副县长5个电话(报志愿能惊动副县长,听来恍如奇闻),考生感到“得罪不起”,最后“选”了清华。
我听过近似的故事,不过主角不是副县长,而是镇长。在一些中小县城,每年能考中三五个北大清华,则是十二分荣光的伟业,县领导去上面开会,脸上的油光都分外发亮。记得我参加高考那一届,我的家乡颍上县,只考上一个北大而已。所以这些县城常退而求其次,不必说北大清华,能考中复旦、南大等名牌大学,都要张灯结彩,载歌载舞,乡镇领导亲自到考生家里送喜报,暂不管这家是不是反抗征地拆迁的钉子户。冯玮抨击“北清神话”,殊不知他所供职的复旦大学同在“神话”之列;政府为政绩而“绑架”考生,复旦的牌子何尝不是绑匪之所欲也?
对中学而言,他们的考量更加实际。高中招生,存在一定竞争,高考成绩,则是最具号召力的广告,假如每年只考上两个本地的师范,谁还来你这读书呢?另外,对高三老师而言,考上一个本科,奖励多少;考上一个重点,奖励多少;考上一个名牌,奖励多少,都有明确表示。当志愿填报与奖金相挂钩,自然可以解释中学及老师煞费苦心的动员工作。然而理性的老师从不赞成学生冒险报考名牌,不必说对学生及家长负责,他至少得对自己的奖金负责:一旦考不上,则降低一档,少拿几多奖金呢。
相关新闻
- 2011-06-28北大诞生79位亿万富豪不是多光荣的事
- 2011-06-28北大该以富豪还是大师为荣
- 2011-06-27不公布状元让北大清华掐尖抓瞎
- 2011-06-21北大降分招生应公开面试过程
- 2011-06-08北大应有保护历史文脉的自觉
- 2011-06-07无能树木的北大,何谈树人?
- 2011-03-28请问北大:思想不能“偏激”么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