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关注 > 正文

打击地沟油莫陷入技术依赖

www.fjnet.cn 2011-10-18 16:57  刘义昆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卫生部日前透露,目前已征集到7家技术机构研制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但特异性不强,尚不能作为地沟油判定手段。有关部门和机构将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资料显示,从各国情况看,目前对地沟油均无特效的检测技术,可人家并没有严重的地沟油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欧美国家都曾有过较严重的用地沟油冒充食用油的现象。各国通过严惩不法分子、政府统一回收、对用地沟油炼制生物柴油产业予以政策优惠等措施,使地沟油变废为宝。我们且来看看发达国家如何对付地沟油问题:在德国,每一桶泔水都有张“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在英国,对于餐饮行业废油的处理办法是,将废油倒入政府免费发放的容器中,再由政府认可的公司负责收集,最终将这些油加工成可利用的生物柴油等。在日本,地沟油由专业公司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日本政府,政府则将地沟油提炼后,用于垃圾车的燃料。在美国,很多社区里有盛放废油的垃圾桶,统一由美国食用废油回收公司进行回收,餐馆私卖地沟油将被停业。

从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遏制地沟油问题,关键并不在检测技术是否先进,而是监管是否到位。强调过程监管,而不是依赖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抽检,这正是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模式的共识。这是因为,等到抽检时发现问题,不合格的食品往往已开始对公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就算我们现在有了很有效的能区分地沟油和食用油的方法,也仍然不能主要依赖抽检来控制地沟油的问题,这是一种落后的事后监管模式。就是说,当前我们固然要加紧研制有效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增加一种对付地沟油的利器,但更重要的是,要加紧建立严密的长效的监管机制,着眼于用制度管,而不是用技术管。

华农食品科技学院教授王承明日前表示,用每年全国食用油总量减去每年产量和进口量,其差值大致可反映每年地沟油回流餐桌的规模;2009年,这个差值约为400万到500万吨。地沟油泛滥,一个关键在于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没有理顺,是“九龙治水”。对食品安全进行多头分段管理,公安、卫生、质监、工商、农业等部门都管得着,但这样一来就难免出现职责不清或互相扯皮的问题,难免出现监管漏洞。一边是各自为政、效率不高的监管体系,一边是跨地区的生产链条和日渐隐蔽的非法作业手段,加上检测上的技术难题,地沟油成了一个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问题。

编织围剿地沟油的天罗地网,重在加强食用油源头和过程监管。当前最要紧的是,要完善对地沟油的监管体系,补缺堵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使整个监管实现全程无缝隙衔接,不给不法分子一点可乘之机。鉴于地沟油的严重危害,要将废弃油脂的处理全过程纳入政府监管,严禁餐饮企业私自处理废弃油脂,严禁个人私自在下水道等处打捞废弃油脂,违者依法予以重处。同时要鼓励社会监督和群众投诉举报,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福建日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