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之地必有“过度市场化”
www.fjnet.cn 2011-11-03 09:13 吴帅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张滨漫画 昨天,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一场报告会中表示,曾经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市场经济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实践告诉我们,市场手段在社会服务领域往往失灵,过度市场化造成的后果就是“看病难、看病贵。”完全跟着市场走,医疗资源就会向大城市集中,向大城市的商业中心集中,向富人集中。(11月2日《科学时报》) 当市场化导致多数人看病难看病贵,我们会认为,它失灵了;当市场化带来的不是公平竞争的医疗环境,我们会说,这可能是伪市场化。不幸的是,现在的医疗市场化,不但公众不满意,连卫生部部长也认为是“过度”的。那么,究竟是谁在“过度市场化”? 表面上看,是公立医院。在去年一次座谈会上,陈部长就指出,资源向城市大医院集中,导致医药费用不断增长,最终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公立医院的盲目扩张,增加了运营成本,给医疗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同时削弱了基层医疗服务卫生体系。 实际上,扩张经营背后的根本动力是政绩指标。长年以来,卫生部门评价医院政绩的主要指标是“两高一低”。这也是地方评价医改政绩的重要指标。只要实现了门诊就诊人数、住院就诊人数大幅上升以及药品价格降低,就意味着政绩出色。相反,一旦出现人数下滑及收入下降,可能就被认定为出现经济滑坡,医院院长政绩就会得到负面评价。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院长们只能依靠不断扩张经营,来维持医疗GDP的上涨势头。最后呈现一种畸形发展成果:本来应该是医疗重点的发病前预防(一级预防)非常薄弱,而发病后预防(三级预防)和慢性病的管理,几乎是空白,大部分资源用在事倍功半的发病诊治(二级预防)上面。 一边是根深蒂固的医疗垄断,优质资源被垄断在公立医院。另一边,是医疗经营的过度商业化,依靠垄断优势来实现营利。而在国际上,多数国家都是民营医院比公立医院效益好。但在我们这里,却偏偏相反,呈现的是公立医院一枝独秀的局面。没有行政权力之手在背后遥控,怎能表现得如此与众不同? 在电信、石油这些政府干涉过多的行业,就难以避免出现过度市场化,一边喊亏损,一边不断扩大经营。如果有关部门也愿意承认,当下医疗行业同样具有垄断特质,问题就很好解释了。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1]改革“市场化”发股 重建投资者信心
- [ 09-26]温州需要二次市场化改革
- [ 08-29]强化“限购”,也应推行市场化改革
- [ 08-17]成品油价格难以“市场化”
- [ 08-16]“市场化”不能成为管理“无责任化”
- [ 08-04]地价“市场化”,房价也将“随行就市”
- [ 07-01]高铁开向春天的方向在于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