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委书记要“放下心”也要让他们“呆得住”
www.fjnet.cn 2012-01-06 10:19 徐 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日前,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在参加省委全会分组讨论时直言,“像走马灯一样换县委书记,说白了就是欺负老百姓,就是拿老百姓开玩笑。一个县委书记干一两年就走,连情况还没有摸明白就走,这确实是对老百姓不负责任,没有五到七年的工夫,很难把一个县治理好。”(1月5日《广州日报》) 领导干部频繁调动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地方还表现得比较突出。去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曾对此做过认真深入的调研。他指出,中部某省的县级党政一把手,干满一届5年的只有一半,部分乡镇党政领导班子3年内调任比例达62.5%;而南方另一个省,在某一时期90多个县(市、区)中,只有一名县委书记在岗位上干满一届;东北某省的一个县级市,7年换了6次一把手。 领导干部如此频繁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一方面,不利于地方科学发展。由于任职时间短,一些领导干部常常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与“造福一时”划上等号,乐于搞“短平快”的项目,甚至不惜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其结果,不仅不能“造福一方”,反而“祸及一方”。另一方面,不利于干部健康成长。面对职位频繁变动,有的领导干部就抱着“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等着换”的思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则把精力放在跑官要官甚至买官卖官上,容易导致各种官场腐败的发生。职位变动频繁,也使对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难度加大,在选人用人上容易流于形式或注重数字“虚绩”,不利于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县委书记没有五到七年的工夫,很难把一个县治理好”,充分说明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较长的任职期限,对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当地老百姓负责,也是对“想干事、干成事”干部负责。笔者认为,要让县委书记少变动、干得长,关键还在于上级机关。一方面,要靠机制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度,不因领导的改变或领导意志的改变而改变。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对县委书记做到“放下心”。没有特殊情况,领导干部必须任满届期,实现任期目标后,方能调动或升迁,使干部任满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成为常态;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公正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让县委书记们“呆得住”。基层领导干部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处于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中心,任务重、压力大,更需要上级机关的关心和爱护。对百姓公认、政绩突出、廉洁奉公的领导干部,上级部门要在职级、待遇方面给予倾斜,真正让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干部不吃亏、得重用。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27]县委书记、县长怎成烂尾楼“代言”人?
- [ 11-25]县委书记不兼人大主任值得期待
- [ 10-26]纪委干部微博叫板县委书记折射维权困境
- [ 10-26]县委书记回的是帖,顶的是民心
- [ 10-25]“叫板县委书记”也是体制内进步的力量
- [ 10-25]纪委干部叫板县委书记的冷幽默
- [ 10-24]纪委干部微博叫板县委书记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