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考核官德需走出“家庭依赖”

www.fjnet.cn 2012-02-20 09:28  王  琦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四川眉山市彭山县委目前出台《科级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提拔干部先征求其父母、邻居甚至小区物管意见。截至17日,彭山已有5名干部通过此项考核,其中一名干部因不爱做家务被扣两分。(2月19日《京华时报》)

“德能勤绩廉”,在干部考评体系中,德被放在首要位置,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过,由于道德相对笼统抽象,缺乏有章可循的标准,官德也是最难考核的。从前些年湖南邵阳县要求家属出具“家庭道德鉴定书”,到如今四川彭山县提拔官员先问家人意见,一些地方考核官德似乎正在陷入一种“家庭依赖”的误区。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便于操作,与笼统宽泛的“群众”而言,家庭的范畴更小,有明确的指向,无非是父母、配偶等等;同时,更重要的是,受古代“举孝廉”制度的影响,使得有关部门笃信,能孝顺父母的才是好干部。

孝顺父母与当好干部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暂且不提,单是“问德于家”的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诚然,家庭是最小的社会组织,家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彼此的了解也更为透彻,但别忘了家庭本身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根据干部选拔任用的“回避原则”,父母等利益相关者更应该回避,而不是拥有话语权。

除了方式上的悖论,“问德于家”的效果也恐怕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孔子言,“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亲亲相隐”、“为亲者讳”自古被默认是维护人性与伦理的原则,会有多少人直言儿子、配偶在道德上的瑕疵?诸如“安徽砀山原局长被妻儿举报”的大义灭亲只能是凤毛菱角,即使在这场引发强烈关注的亲情反腐中,当事人也在媒体的热炒和一些人的指责下感到后悔,“本来我只是想替妈妈讨个公道,我们一家人能够和睦相处”。

因此,依赖家庭考核官德,听到只能是“报喜不报忧”,顶多有几句避重就轻、明贬暗褒的空话套话。邵阳13名干部及8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家庭道德鉴定书中全都获得了优秀评价,其可信度不免令人生疑。而彭山5名通过考核的干部中,仅有一人因为无关痛痒的“不爱做家务”,被象征性地扣了两分。这还是在其妻子不知道不做家务要被扣分的前提下,否则,她一定要替丈夫打圆场:“他工作太忙,没时间做家务。”

考核官德不能只是在“家庭”的小圈子里打转,更应开阔视角,延伸触角,“风物长宜放眼量”。问家属不如问群众。摆脱了亲情的束缚,干部在群众面前更能体现出真实的一面;没有了利益的纠结;群众更能客观地对干部品头论足,畅所欲言。事实上,此次彭山县也将干部邻居、小区物管列入征求意见范畴,这样的尝试值得鼓励。希望考核官德早日走出“家庭依赖”,到社会上倾听民意,让群众真正走上前台监督干部;希望这种征求意见不再是“临时抱佛脚”的应景,而是成为常态化,通过平时的走访调查,让干部官德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起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