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破解“一亩地只赚七块五”不能只靠行政手段

2012-03-05 11:23  张遇哲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日前,在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称,去年湖南农民种植每亩水稻纯收益仅116.6元,除去109.1元的国家粮食补贴,农民纯收益只有7.5元。他建议政府要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收入。(3月4日《广州日报》)

“汗洒一亩田,年赚七块五”,农民的辛酸和无奈可见一斑。由于种粮不赚钱,农民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兴趣不大,纷纷外出打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媒体曾报道过的湖北省滨湖村,2008年全村耕地撂荒面积达40%以上,并且还存在“隐性撂荒”现象,本来可以种植双季稻的水田,一半以上都只种了单季稻。

种地效益低,不仅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更直接影响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明天谁来种地”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袁隆平委员连续三年提交关于提高粮食收购价的提案,建议政府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出售粮食,从而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价格的平稳,又大大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收入。

应该说,“高价收粮,平价售粮”是政府统筹民生的责任体现,而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财税收入的提高,我们也有实力每年拿出一两千个亿用来搞粮食补贴。不过,必须看到,“一亩地只赚七块五”是道综合考题。与提高政府收购价的“治标”相比,我们更应反思种田不赚钱的根源所在,对症下药。

首先,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去年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的东北农民刘贵夫,承包了500亩土地,一年下来能赚二三十万元。事实上,只要大面积承包土地,有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即使单产不增加,一个农民家庭的年收入也完全能够超过城里人的工作收入。眼下随着农村务农人数的减少和荒芜农田的增加,各地都加快了土地流转的步伐,为土地规模经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