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进文明靠谱吗?
www.fjnet.cn 2012-08-17 17:22 潘福金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深圳市人大召开《深圳经济特区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论证会,组织市民代表、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对该条例的草案论证稿进行讨论。这部有可能成为全国首部市民行为规范法规的条例规定:拟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比如,两年内5次因不文明行为被处罚者加罚1000元,两年之内有10次不文明违法纪录者将被记入征信体系。(8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建立一个处处文明的社会是众望所归,舆论对即将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抱有很大的期待。通过行政处罚来促进社会文明,看起来很美,实际结果如何,没有“临床”证明,还不敢妄下定论。 文明是个好东西,个个都希望他人文明,而又人人都想别包容自己的不文明。毕竟“文明”只是一种美好愿望和心理期盼,而“不文明”也不过只是个人陋习和行为缺陷。倘若要上升为立法层面,最终会不会因为“法不责众”,而让首部文明法典胎死腹中? 文明不是简单的逻辑推理,由“讲文明受褒”这个世界通行的道理,逆推不出“不讲文明被罚”这个必然的结果。 假若因为“不文明”被处罚,而又改不掉“不文明”,会不会让“花钱买不文明”成为另类的社会“风景”?被列入国策的计划生育就是典型,无数的富人们不在乎那微不足道的罚款“小钱”,使“出钱超生”成为计生国策“永远的痛”。 文明是人品素质和个人修养,不是靠简单的处罚就能促进的,好比让小学生去做大学生的功课,老师打断教鞭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答案;文明是一种作风养成和习惯渐进,不可能“朝罚夕成”、一蹴而就,需要发自内心的长期自律和客观环境的不断孕育。 由此,“罚”进文明靠谱吗,已经不言而喻。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弥补“罚”的漏洞,当推进“育”进文明、“奖”进文明等辅助措施。否则,“罚”将成为最大的“没法”。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8-16]“立法处罚不文明”符合法治精神
- [ 08-16]文明能否经得起“重罚”的栽培
- [ 08-16]“不文明行为”要立法处罚吗
- [ 07-30]让生态文明成为发展的导向
- [ 07-19]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
- [ 07-19]公交“禁食”:细节中立起文明
- [ 07-05]厕纸遭疯抢是文明的阵痛
- [ 05-16]《赛德克巴莱》与文明之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