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贪官“贪2000万潜逃8年”留下的反思

www.fjnet.cn 2012-09-06 09:54  倪洋军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曾经轰动全国的海南金融大案——中国农业银行临高支行原副行长陈建学涉嫌贪污、挪用巨额公款2000余万元一案,近日在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自2003年12月东窗事发,陈建学隐姓埋名潜逃8年,其间,公安部曾将其列为B级通缉犯,悬赏10万元全国通缉。其实,这8年他就在临高老家附近山林里挖山洞藏身,喝溪水、吃野菜,上演了现代版“白毛女”般的生活。(9月5日《法制日报》)

真可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陈建学原本有幸福的家庭、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却心生贪婪,不但毁了家庭、葬送了前程,还在长达8年之久的潜逃生涯中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多行不义必自毙。作奸犯科,谁也挽救不了。从此案中,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地反思并引以为鉴。

集体腐败不是“洗责肥皂”。一个单位,大凡有一个领导因贪获刑,通常会牵扯出其他腐败案例。这种现象其实暴露出了目前官场上相对比较普遍的一种官场生态,那就是集体腐败。有些人总认为,你好我好大家好,你贪我贪大家贪,反正大家都那样,况且罚不责众,即便出事了,也难以追究到每一个人。还有一些“一把手”不太注意加强对副手的监督管理,错误地认为与己无关。其实,这些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不负责、不尽责,都将受到问责,副职“落马”也应该追究“一把手”的领导责任。经海南省人民检察院调查,此案不仅是2003年海南案值最大的经济案,而且案情最复杂,涉案单位几乎是“全员作案”。检方共立案查处涉嫌贪污、挪用公款案34件34人,另有包括9名银行行长、副行长在内的63人被陈建学“拖”进了农行海南省分行的行政处分名单。看来,全员作案、集体贪腐绝不是“洗责肥皂”,唯有尽责履职方是为官之道、立命之本。

做事胆大不是“性格借口”。敢闯敢试,做事胆大,常常会被认为是有魄力的性格表现。但是,如果胆子太大,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以及工作纪律,就不仅仅是性格方面的特征,而是道德败坏、目无法纪了。陈建学做事向来大胆,不按常规办事,喜欢显摆办事“呼风唤雨”的能力,银行的政策法规对他而言形同虚设。俗话说,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任何超越法律法规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做事胆大也不仅仅是性格方面的特征或违法乱纪的借口。当然,任何一个官员,不可能都像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性格特征,但是绝不能放纵自己的个性,更不能将个性裹胁在权力张狂下,践踏法律,那样只会自取灭亡。在法庭上,陈建学也坦承,虚荣、好强、讲义气的坏毛病害了他。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可以有个性,但更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才能始终保持公仆本色。

侥幸心理不是“救命稻草”。大凡贪官都存在侥幸心理。有些官员在位时,总认为只要自己伪装的好、隐藏的深,贪污腐败没人能知晓,别人被捉时也未必能牵扯到自己,于是心安理得,自我感觉良好,认为不贪白不贪,贪了也白贪。而东窗事发时,也通常不会主动投案、立马交代,要么竭尽抵赖泼皮之能事,要么选择畏罪潜逃,有的全国到处躲,有的干脆就潜逃到国外,以为那样就能“救”自己一命。其实,这样的侥幸心理,向来就不是“救命稻草”,而是自欺欺人。事实上,很多贪官即便是在位时,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心安理得,也总是胆战心惊,夜不能寐;畏罪潜逃时,更是饱受精神上的煎熬。“逃亡8年我像老鼠一样活着,过着生不如死、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陈建学说,在潜逃时他几乎都剃光头,潜逃前的一头黑发现在已变得花白。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侥幸救不了自己,唯有认罪伏法,重新做人,才能回归人生正道。

当然,反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仅凭一些具体措施并不能将腐败消于无形,仅靠抓一两个贪官也不能完全起到震慑作用。无论是事先源头防腐还是事后惩戒反腐,都需要从根本上进行系统的制度建设。其中特别是要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要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构以及外部监督机制,并且坚决“执行到位”,将领导干部的权力套上枷锁,不致衍生为犯罪的工具,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