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为何容不下“农民研究生”?
www.fjnet.cn 2012-10-18 16:47 徐 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河北人苗卫芳2008年考取河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苗卫芳没能找到一份理想的“铁饭碗”工作,最终回到村里种地。苗卫芳回乡后,其父苗风山感觉压力巨大,选择了服毒自杀。一些村民以苗卫芳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10月17日《燕赵都市报》) 从记者的采访中,我们得知苗卫芳的梦想“就是创作文学”。他之所以在取得研究生学历后选择回乡务家,一方面是因为年龄偏大,客观上就业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的“耕读情结”,想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和宽裕的时间,圆自己的“作家梦”。 按理说,苗卫芳的选择并没有什么不好,既可以自食其力,又可以能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谓是“鱼和熊掌兼得”。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个人选择,家人容不下——父亲以服毒自杀的极端方式予以反对;村民容不下——以他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 其实,不论是家人容不下还是村民容不下,都是社会容不下他这种选择的缩影。在不少人的眼里,让一个研究生当农民,是在浪费优质教育资源,简直就是“大材小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一位中国家长的期盼。这样的人生规划和价值取向,深深浸润在人们的脑海中,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几近成为“定律”。在村民和家人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像苗卫芳这样的高学历研究生,不说是飞黄腾达、光宗耀祖,至少也要捧上“铁饭碗”才行,怎么能回乡当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呢?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再用精英教育阶段的就业期望值择业。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都从事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职业”。近年来,媒体相继报道了北大毕业生卖猪肉、高校硕士研究生当楼管员、哈佛大学优秀学子当出租车司机等的报道,他们当中不乏有令人羡慕的成功者。事实说明,如果仅仅以他们选择的职业来衡量是否成才,这种观点不仅有失偏颇,而且走上了极端。回过头看,即便苗卫芳因为自己的选择最终没能成为“大作家”,但这种努力奋斗的过程,依然丰富了他的人生,发出了自己的光彩,也不失为一种成就,应当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和尊重。 社会为每个人提供的发展平台,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倘若没有勤奋专注的品质,没有对目标的执着努力,没有坦然面对挫折失败的的态度,成才不过是空中楼阁。给“农民研究生”自主选择多一些宽容吧,这不仅表明我们正在学会用包容的心态、多元的标准对待多样化的就业现象,也是社会更加成熟理性的重要标志。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7]零容忍的社会环境,催生"知识扼杀命运"
- [ 10-17]莫将高学历与高待遇划等号
- [ 07-18]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并不奇怪
- [ 07-17]扩招、高教与就业,那些老生常谈的病灶
- [ 07-17]就业率是反思高校扩招的镜子
- [ 07-06]研究生教育现状之忧
- [ 05-24]过度扩招让研究生教育成“注水猪肉”?
- [ 05-04]“厅长很忙”与“论文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