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影视业需谋定而动
www.fjnet.cn 2013-04-24 09:50 堂吉伟德 来源:东南网-海峡导报 我来说两句
镜头里的厦门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几年来,每年都有40多个剧组、100多部影视剧在厦门拍摄,剧组来厦门取景拍戏蔚然成风。厦门“零成本”而又丰富的外景资源,以及四季如春的气候,都是剧组选择厦门取景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被赞为“天然摄影棚”的同时,厦门在影视产业发展中的桎梏也日渐显露:氛围有余,产业化不足。 年初,《泰 》制片人陈祉希提出希望厦门能有影视新区,最近,台湾地区的“揭弊天王”邱毅也建议厦门发展两岸影视特区。(4月23日《福建日报》) 有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连接台海两岸的区位优势,“开放城市前三”的活力支撑,以及巨大消费需求的倒促效应,厦门影视产业还在低端游走,确实令人惋惜。 影视基地的建设兼具文化、旅游功能,其关联效应使其发挥不可忽视的附带和辐射效应,不啻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比如在横店落户的435家影视制作公司,仅2012年1月份,上交的税收就达到3.9亿元。也正是看到影视基地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各地都在抢建自己的影视城,以期在利益博弈中分得一杯羹。 在全国不断高潮的影视基地建设热之下,厦门如此迟缓的表现,也跟其开放城市的身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些地方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然不值得赞扬,但像厦门有这么好的天然条件没有充分利用,却是不该。 如今看来,建是无以逆阻的趋势,但如何建则显得更为重要。总的说来,影视城必须看清影视业形势,找准自身定位,高规格谋划,高起点建设,高层次运营。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横店和怀柔等影视城光鲜的背后,千座影视城80%亏损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在这种万城同建、千城一面的态势下,厦门后发而起的同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 无论是与好莱坞合作,成为人家的“分店”,还是与国内“老大哥”合作,照搬人家的模式,抑或是“另起炉灶”,立足于自身“白手起家”,还是先从主业再辅以副业,或者是边干边建,都需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广泛的共识,并以短中长远规划形成“顶层设计”,做好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过去厦门影视基地建设没有抓住黄金时机,原因之一就在于未能将民间共识形成政策措施,从而导致发展滞后。在全国影视基地数量严重过剩,供过于求的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既要避免盲目上马操之过急埋下隐患,又不能裹足不前而错过良机。在实施规划和建设前,不妨广征民意,广听民声,广集民智,把基础功课做实做透,为长远设计创造条件,谋定而动,一动则勇往直前,后来居上。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7]影视生产需要编剧职业化
- [ 02-28]娱乐化的战争影视剧只会麻痹神经
- [ 08-16]轻视剧本质量是影视发展大忌
- [ 05-18]“危房老妪”是再逼真不过的“影视背景”
- [ 02-15]限制境外影视剧只是一种“乌托邦想象”
- [ 02-09]影视剧应为模仿致死担道德责任
- [ 01-16]小孩玩“上吊”,不良影视充当坏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