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红票子”让慈善教育步入歧途
www.fjnet.cn 2013-04-27 15:45 任小康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不为地震捐款,孩子就拽着家长衣服不让走。在北京市丰台区一所初中,老师拿本登记学生捐款数,很多学生跟风捐款超百元。一位老师说对捐得少的孩子说,应该像捐得多的小朋友学习,捐红色的钱。多位家长表示,这些募捐变了味儿,觉得学校和老师强制孩子多捐款。(4月25日《新京报》) 同胞遭受苦难,我们无私伸出援手,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既是对灾区同胞的支援,也是对传统美德的彰显。然而,种种“被捐款”现象的出现,却给爱心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不说捐100元,而说“捐红色的钱”,在孩子们面前,老师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姿态,成为变味慈善最真实的描写。 其一,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捐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长的劳动果实。100元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或许不是难题,但家庭经济状况总是有好有坏,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100元也是一种负担。更重要的是,一些孩子用家长的劳动果实来换取自己的虚荣感,这样培养出来的爱心其实就是一种不劳而获。其二,《公益事业捐赠法》明确规定,“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老师要求学生“捐红色的钱”,何尝不是一种变相摊派。 在不少政府机关、国企和学校,捐款早已偏离了自愿本意,变成一种强制摊派,这已是公开的秘密。而这种捐款的组织发动力和捐款数额的大小,往往也变成了某些官员政绩的一部分,变成单位或领导个人邀功领赏、赚取荣誉的手段。尽管学校声称“并没有强捐,可能是个别老师的素质问题”,但为何每个班级设一个捐款箱,而不统一设立一个捐款箱?这是不是变相搞“捐款竞赛”?学校把压力转嫁到老师身上,老师也只能暗示捐得少的学生向捐得多的看齐,甚至把捐款金额和“三好学生”评选等联系起来。 当爱心成为一场攀比和炫耀,它就成为一种伤害。和这些孩子一样,从小到大,我们就在这样另类的“捐款文化”中耳濡目染,其恶劣后果已经显现,由于权力、利益等因素的掺和,整个社会对慈善事业缺乏信心和热情。调查显示,即使是在慈善捐赠意愿居国内城市首位的上海,也只有50.3%的市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慈善活动。而每一次灾难过后,网民也总是乐于编排“捐款排行榜”,甚至对捐钱少的明星和企业大加鞭挞,“钱越多就是爱心越多”的观念在大家心目中似乎已经根深蒂固。 慈善从娃娃抓起,当然很好,但依然固守老一套的行为逻辑,对培养孩子的公益心并无好处。国外的许多中小学,考试成绩并不是评估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公益活动的表现,也会被计入其综合素质评价,以此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志愿活动,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在这方面,我们显然还需要“补课”。 事实上,对于芦山地震灾区的同胞来说,如果看到老师发出的“捐红色的”指令,即使拿到善款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这跟间接地强行乞讨、接受施舍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捐红色的钱,结出了灰色的果,一场爱心公益行动,搞得捐款者和受捐者心里都有些别扭,这样变味的慈善活动还是不搞为好。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7]孩子捐款给灾区,不妨设定“上限”
- [ 04-26]不应强迫未成年人捐款
- [ 04-26]勿让强制捐款成为“次生灾害”
- [ 04-26]“组织捐款”何以总似“组织攀比”?
- [ 04-23]为灾区捐款捐物体现企业责任担当
- [ 03-13]“以利诱之”恐难燃捐款者慈善热情
- [ 03-13]“优先救助捐款者”让人担忧
- [ 01-23]你跟我谈表演,我跟你比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