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内外兼修”,让老小区停车更轻松

www.fjsen.com 2013-05-08 11:09  朱慧松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据《海峡导报》6日报道:厦门市民陈先生反映,他是湖滨南路328号楼的业主。他们这栋楼是以前老旧的单位房,这里没有物业。原本附近的路面有破损,相关部门来修复了一下,后来,就有业主自行划车位,有的车主还用东西把空间占着。

在这一老小区里,因为停车引发了诸多矛盾,归根结底还是停车位紧张所致。

展开来讲,私家车过去是稀罕物,有车族是少之又少,自然也不会存在停车难的情况了。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高高在上的机动车变得越来越亲民,寻常百姓家拥有私家车早就不稀奇了。私家车的普及确实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但与此同时,停车难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不仅在公共场合存在停车难的问题,一些小区里也面临着这一问题。

相比较而言,新建小区在规划上一般考虑了停车问题,为业主们设有车库或地下停车场,业主停车相对方便些,而很多老小区年代久远,当初建设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停车问题或考虑不足,属于“先天不足”,能停车的地方较少。业主们天天上演抢车位大战,为停车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区道路、空地、绿化带、周边道路都可能被当成停车场。加上缺乏物业管理,这样小区环境、周边道路交通都会受到影响,而因为停车混乱,停车难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剧,同时车辆受损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问题,老小区应成立业主委员会,业主们通过沟通和协商,对小区里的空地进行合理规划,设置更为规范的车位,并可以考虑引进立体停车之类的新技术,以满足业主停车的需求,业主们也要做到文明有序停车。

若是小区“内部资源”确实有限,无法确保业主都有位置停车。那么职能部门要给予帮扶和引导,为老小区挖掘外部停车资源。如向周边有富裕车位的小区“求援”,附近机关单位也可以考虑在夜间为居民开放停车位。如果条件许可,有关方面还可以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情况下,在周边非主干道路上设置夜间临时停车位,安装电子眼之类的装置,加强管理,让居民停车更加便利。

相信这样“内外兼修”,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老小区停车难的局面。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