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多管齐下防止跨国药企的商业贿赂

www.fjsen.com 2013-07-12 08:21  盛  翔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长沙、上海和郑州等地公安机关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进行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现已查明,近年来葛兰素史克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形式,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同时,该公司还采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假发票或虚开普通发票套取现金等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相关报道见B6版)

公安部的此番行动,是“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线索”;而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对60家药企开展了成本价格调查,其中,日本安斯泰来、美国默克以及英国葛兰素史克等六家跨国药企的中国子公司悉数在列。种种迹象表明,在华经营的跨国药企,已经成为相关部门重点调查的目标。

进口药品价格高昂,已严重偏离成本价格。之前,国内药品已经有过多轮降价,但降价药品仅限于国产药品;相反,由于利润空间巨大,跨国药企不仅有大量经费可以用于研发,占领技术高地,同时也可以用在药品推广方面,结果就造成医生受利益诱惑愿意开进口药,患者迷信进口药效果,于是进口药品价格更加居高难下,形成不断的恶性循环。

数据显示,目前三甲医院使用的药品近五成为外资品牌,进口药已经占到了国内市场的一半以上。吊诡的是,很多进口药原料都是中国制造,中国生产、中国包装,价格却高于中国同类药的四到五倍。不仅如此,进口药品国内销售价格与国外销售价格,差价同样高达几倍,进口药用高额的附加值,在灰色地带拥有了强大的“竞争力”。

跨国药企争相在华淘金,固然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好药,但它们善用“潜规则”将自己卖得贵些更贵些,必然加剧看病贵、药价高的矛盾。葛兰素史克对政府官员、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的行为,也许算是一种“入乡随俗”,但相比其他国内药企,却已经登峰造极,既是一种不正当竞争,更已经涉嫌触犯法律,成为发改委药品成本价格调查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

通过合法手段,各部门配合,多管齐下,打掉进口药品运用强大经济实力“购买”市场份额的能力,让国内患者无需付出比国外患者更高的药品价格,这是政府部门的当然责任。具体到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显然不只是葛兰素史克一家,很多药企的医药代表都在做着一样的行贿工作,类似行为都应被严厉打击,将这部分灰色成本从药品价格中间挤出去。同时,对接受医药代表贿赂的政府官员和医院医生,也应该严肃问责,唯其如此,包括进口药品在内的药品价格才能真正降下来。

盛翔(湖南 职员)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