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对“女童摔婴案”变味的采访何时休

2013-12-25 07:25  王勇强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距离“女童摔婴案”事发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但这件事仍在继续发酵,女童李某某原来的邻居、同学和老师,都在努力地试图抹掉自己和李家有过接触的事实。女童的成长轨迹,在各方的逃避和不配合下,依旧模糊。(12月24日新快报)

事发近一个月,面对仍无休止的采访,摔婴女童的家人东躲西藏难觅踪迹,左邻右舍由津津乐道转而三缄其口,这似乎引发了媒体的不满,认为这是“各方的逃避和不配合”,却不知,自己的采访已经越来越变了味。

女童摔婴案的发生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女童更被外媒称为“魔鬼女孩”,与20年前英国发生的一起类似案件相提并论。初期媒体对事件的采访,集中在了解事情真相,探查女孩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对她的影响,这无疑是正确而有积极意义的。

一个外形乖巧的十岁女孩,竟然能做出那么残忍的事,且还能心情平静,其背后的原因需要一探究竟,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但看媒体现在的采访,似乎把这一事件当成了娱乐事件来看待,像狗仔队一样穷追不舍,而其关注点也转向“女童本人和她的家庭躲到何处”、女童父亲如何一次次躲避媒体的采访、女童的学校和邻居如何厌恶的拒绝采访,并对女童母女辗转各地被“人肉探索”到地址兴奋不已。试问,这样的采访有何意义?

事件发展的现在,除了女童父亲应该积极赔偿男婴的治疗费用外,已经无需过多的关注。对事件背后的原因,已经挖掘得足够清晰:女童经常被父母打骂,缺乏关爱,潜移莫化中在内心种下暴戾的种子,在男婴哭闹的那一刻瞬间结成恶果。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教授李玫瑾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预防女童摔婴案的发生主要还是在于家庭教育。

当然,女童摔婴案并不只是家庭原因,也不能孤立的看待这一事件。同期还发生福建莆田14岁男孩勒杀8岁女童的案件,惨剧提醒我们,社会的暴戾之气正向低龄人群蔓延,这已是不容小觑的严峻现实,其中何止家庭原因,还事关学校教育,乃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暴力事件、宣扬暴力的影视剧作品等的影响,需要引发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深刻反思和对存在问题的补救。

女童摔婴案事发至今应该进入各方反思和“疗伤”的阶段,这也就是为什么“事发当事人及其周边的人在不断祈祷事件尽快平息”,而媒体也是应该停止无休止甚至变味的采访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