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以下简称“新细则”),部署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有效期届满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 新细则对9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定,并要求各地在2014年5月31日前,按照新细则要求,全部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有效期届满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新细则的制定和贯彻实施,直指近年来频出的奶粉安全事件,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审查细则。这次新细则能够整肃乳业市场秩序,恢复消费者信心吗? 自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肇始,内地婴幼儿奶粉市场便经历着“凄风苦雨”。问题的暴露诱发乳业市场与行业格局的整合,内地乳业洗牌重组早应是大势所趋,行业协会的自律、政府部门的监管,也必然需要加大力度。 这些年,各个层面做的工作并不少。2010年,我国批准公布了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新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要求一致;今年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6月20日,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国将禁止婴幼儿奶粉以贴牌、委托、分装等方式生产。 相较于顶层设计的持续发力和行业调整速度的加快,乳业市场的三尺之寒仍然难以消解。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超标、学生奶中毒、“洋奶粉”冒牌贴标以次充好事件接二连三出现,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损伤了市场元气。在越扎越紧的制度篱笆之外,公众的质疑却越来越大。 作为特殊的食品,奶粉尤其是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凸显的是整个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存在的漏洞。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必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这意味着对影响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全部环节都不能放松监管力度,源头关、过程链和消费终端都应该予以重视。这种重视不能是简单的对问题、事件善后式的回应,更不能仅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往的教训一再表明,有了更先进的标准并不等于食品安全问题就可以万事大吉,只要在执行标准环节仍存在疏漏或力度不足,问题食品一样会源源不断地走出工厂,流入市场。监管部门如果只是停留在对企业许可证的审查、下发环节履职,在生产、流通的其他环节缺位,再过硬的高标准,都难以挡住食品安全隐患的爆发。 奶粉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行业还是监管部门,都必须将其置于日常化的工作任务之内来对待。监管部门在编织更加严密的安全标准和监管网络后,对问题奶粉应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把奶粉安全标准变成积极严格的执法行动,化作重拳打击的问责威慑,好标准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成为保护食品安全的利器法宝。 |
相关阅读:
- [ 12-26]透视"史上最严"奶粉标准发布:"十二道禁令"能否管好一桶奶?
- [ 12-26]四个“最严”能否“管”出安全奶粉
- [ 12-26]让“最严标准”捍卫奶粉安全
- [ 12-26]奶粉进药店进入价格测试阶段:部分奶粉品牌85折
- [ 12-24]加强奶粉销售监管,还市场清风正气
- [ 12-24]出院回家:“孩子在怀里,奶粉在对岸”
- [ 12-23]奶粉谁卖谁负责 更要谁管谁负责
- [ 12-20]部分品牌奶粉仍吃紧 港府暂不取消“限奶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