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庆油田调整职工子女进入企业就业政策引发职工上访,这一事件使曾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子女顶替”制度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记者调查了解到,虽然这一制度在很多地方早已不复存在,但在一些大型国企,尤其是少数垄断型国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针对职工子女的“土”政策和倾斜办法。(5月26日《新京报》) 在鞍钢集团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管理处处长李学佳看来,为职工子女出台就业优惠政策,一方面是为了让企业员工感受到“人文关怀”,让员工觉得企业没有忘记他们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跟职工子女的成长经历有关。从小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得职工子女对企业较为了解,工作容易上手,且不会轻易跳槽。但国有企业属于国家,就业政策向职工子女倾斜,容易导致“近亲繁殖”,被外界看作是变相“世袭”。对于其他社会竞争者来说,更是形成了不公平竞争。 在笔者看来,“内部优惠”政策有三大缺点。一是让职工子女觉得只要能顺利毕业,就能进入国企,学多学少没有太大关系,工作做多做少也无所谓,久而久之就形成人浮于事的状态;二是不利于企业发展,大量招收职工子女,难以吸收“新鲜血液”,工作按老一套的模式推进,严重影响企业效率和改革创新;三是不利于培养接班人,“内部优惠”政策容易形成严密的“关系网”,在选拔领导干部时更注重任人唯亲,对于干部队伍建设极其不利。相较之下,笔者不禁想问,李学佳处长所谓的“人文关怀”是否值得宣扬? 国企就业制度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提高国企运作效率,打造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打造出一支能力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肩负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虽然,工信部2009年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明确表示,将逐步取消国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但在当前的体制下,这一任务还很难实现。所以,推进国企就业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政治任务。 最近一年多以来,反腐风暴刮向国企,不少领导干部因经济问题落马,能源类行业腐败窝案频发,深究其因,就在于选人用人出了问题,以至于某些领导干部“一刮就倒”。笔者认为,这与国企“内部优惠”政策所产生的效应有极大关系,严密的“关系网”形成了捆绑的利益团体,造成一腐众腐,一倒都倒。因此,不论是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干部队伍建设来看,破除国企招工“内部优惠”政策,都势在必行。 |
相关阅读:
- [ 05-21]谁担当得起国有资源的“接班人”?
- [ 05-15]“混改”来势凶猛 民资准备好了吗?
- [ 05-15]中石油不妨开放核心业务
- [ 05-14]减少恐慌比减少伤害更重要吗
- [ 04-16]中石油的腐败,岂可全怪纪委书记
- [ 04-16]石油巨头当走出政策“襁褓”
- [ 04-08]巨额补贴石化巨头有损社会公平
- [ 02-14]中石油必须当得起前表扬后通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