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德者有得 不应指责“指路要钱”的8旬老人

2014-08-07 17:24:18 范德洲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市台江区中亭街公交站几乎每天都会出现这样一个情景:一位老人,白发苍苍,衣衫褴褛,手提环保袋站在公交站旁,见人看路线时,便凑上去询问对方去处,告知公交线路后,有时会伸手询问:“能不能给一块钱?”(8月7日《东南快报》报道)

在许多人看来,只有耐心而热情的指路,才能够称得上是助人为乐,更何况,“路在嘴边”一直是我们的传统,因此,老人公交站旁指路收费,多少令人不快。不过,这样的反应显然是建立在所有的人都能够耐心而热情为陌生人指路的基础之上,而事实却未必如此。

眼下,不愿意为陌生人指路的现象,在许多城市都屡屡发生。这固然存在着“不要与陌生人说话”的警戒,也存在着现代城市人越来越冷漠的因素。在这种前提之下,这名老人能够热情地为陌生人指路,不敢说他是道德高尚,至少也说明了他是付出了实际的劳动。这比那种完全被动化的乞讨,要强上百倍。而相比于那些冷漠之辈,这名老人也算是热心人了。热心人都是有德之人,而“德者,得也”之说。“德”与“得”不但发音相同,而且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德”为“得”之基,有德方能有得,厚德方能载物。

事实上,如果我们稍微换一个角度看,老人的指路要钱,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帮人指路,显然是善的表现,而善有善报,同样也是我们的传统理念。唯一的区别在于,此时的“善报”,是老人主动提出的而已,而这与我们路人主动的回报,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在指责老人提供有偿服务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思考另一层问题。如果没有这样一名老人帮人指路,包括有偿指路,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这方面,重庆晚报去年10月10日的一篇报道,似乎恰好与之呼应。在重庆江北区大庙,每天接受上百人问路的报贩向先生向媒体求助。替人指路原本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向先生却因此苦恼不已,甚至因为指路不及时和问路者动了手。此时,如果我们要求向先生同样提供热情的无偿服务,那么,这只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表现。对于某位路人而言,或许,你只能问上那么一次,而对于被问者,那一番指点背后的“劳心”之苦,可能也是我们所体会不到的。考虑到这样一些因素,特别是这样一名无妻子无儿女的老人,他的指路收费,即便得不到掌声,至少也不应该遭到一片口水。

相关评论:关注“指路老人”背后社会救助的缺失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