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加拿大兰德斯塔德公司发布了他们在全球32个国家进行的民意调查,调查的主题是,“你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吗?”结果排名第一的是中国,高达84%的人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 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很复杂,但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做出很好的规划,导致在高校录取和专业选择的时候盲从。随着《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正式出台,这一现象有可能得到很大的改观。 《实施意见》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关键词是选择,特别是高校考试招生的选择性有了很大的空间。 一是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在试点省市,语文、数学、英语还是必考科目,但是其它考试科目的组合更灵活了。过去,文科必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必考物理、化学、生物,把考生截然分为两类。现在,针对这6个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要报考的高校和专业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考哪三个科目,自由组合。 二是考试时间的选择性。《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应试压力会大大减轻,方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 三是招生录取的选择性。《实施意见》指出,“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的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这样一来,第一志愿的数量更多了,学生和高校都有了更多的双向选择。 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必然带来中小学特别是高中教育实施过程的转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 一方面,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潜能和未来发展方向,去选择将来要报考的大学和专业,从而选择并加强与其相对应的学科的学习,同时,也有利大学各专业录取到适合本专业、热爱本专业的学生。另一方面,由于考试时间的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安排。有的科目,某些学生提前学完了,他们在高一或者高二的时候即可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不仅减轻了学习负担,也腾出了更多的时间自主发展兴趣。 客观地说,我们不能要求任何一次改革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这个《实施意见》的实施是中国教育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它确实会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在每一次选择中都必须追问自己如此选择的理由,必须把每一次的选择与自己的学习、与自己的职业发展、与自己的人生方向连在一起。通过选择,他们会逐步地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最终成为自我。尽管在选择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坎坷也是他们的财富,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下一次选择包括走上社会之后的选择的宝贵财富。 (作者系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 |
相关阅读:
- [ 09-10]令学生扫厕让大学蒙羞
- [ 09-09]功利化的“学生自主保洁”教育注定不会成功
- [ 09-05]帮助学生决定自己的未来
- [ 09-03]别让奇葩校规挤压学生的“个性空间”
- [ 09-02]留级还是跳级:让学生有更多话语权
- [ 09-01]留级还是跳级 让学生有更多话语权
- [ 08-29]农村学生离“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有多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