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防治非法“药品回收”,需要几个步骤?

2014-10-09 17:10:46 殷建光 范德洲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据海西晨报报道 针对厦门部分医院洗手间、病房有人乱写乱贴小广告“高价回收药品”这一现象,连日来,晨报暗访团展开调查暗访,发现厦门一些药贩子折价回收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紧缺药,再转手倒卖到外地小药店或农村赚取差价,已形成一条“卖药人→药贩→上游药贩→外地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黑色利益链(10月9日,台海网)

治理非法“药品回收,“暗访”之后需“明防”

非法药品回收,其危害,众所周知,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反复禁止的行为,如今,还是泛滥?笔者认为,很大原因就是我们的“明防”工作不到位。

笔者认为,明防工作可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网络信息普及的时代,应建立医生开药跟踪监管机制,即规定医生不能只顾开药治病,而不管药品使用情况。建立医生开药跟踪监管机制,就是要考察患者用了多少药即可病情好转,并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情况做出跟踪监管。一方面,这是为了防止药品被私自拍卖;另一方面,这也将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合理开药。

其次,可建立医生回收药品机制。医生及时回收患者的剩余用药,涉及药品的回收甚至再利用,从而防止药品流入社会,这应该成为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当然,对小药店和农村药店、农村医疗室等机构的用药情况,相关部门也应实行全程监控,防止不法商贩进药,只有让监管管住了市场,治理非法“药品回收”才能成为可能。(殷建光)

清除“收药”之害需斩断利益链

非法回收药品的危害,无须赘述。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储存、运输条件都有严格的规定。非法收购药品者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尤其需要重视的是,收购来的药品缺乏可追溯性,一旦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如何追溯它们的来源?

此时,如何治理这一社会痼疾显然更为紧迫。从调查的情况看,非法回帖药品的现象之所以存在并且存在着蔓延的趋势,关键因素有两点,一是诸如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药品相对紧缺,二是其最终流向是农村和对药品监管不太严格的地方。那么,治疗这一痼疾,我们也应该对症下药。

如果我们能够提高诸如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药品的生产能力,那么,这一条黑色的利益链,或许也就自然消亡。这些非法回收者,对感冒药的不屑一顾,就是对一个启示。与此同时,既然因药品监管不太严格,而导致农村等地成为非法回收药品的最终流向,那么,加强这些地方的药品监管,也就会让非法回收的药品无处藏身,更不敢堂而皇之地销售。(范德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