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中小学运行七年之久的校讯通,将陆续退出中小学市场。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了解到,近日,北京市下发了《关于2014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学校、幼儿园不得为“校讯通”办理提供便利条件,此举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代收费行为。(10月12日《北京青年报》) “校讯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学校或家长可以随时通过这一平台向学生家长群发短信,令家长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可让家长随时、随地向老师提出建议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校讯通确实在“家校互动”方面给学校老师和广大家长带来了方便。 然而,“校讯通”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就目前而言,“校讯通”的手机短信服务往往是以每月10元或15元的价格强加给家长,而家长试图取消这则服务时,总会遇到校方和电信运营商相互推诿。还有家长表示,自己每月接收到的信息不过20到30条,按每条一角钱来算,不过是2到3元钱,凭什么要每月收10元甚至15元?而这种群发短信的服务完全可以由免费的飞信、QQ或者微信来完成,为何有免费的不选而一定要用收费的“校讯通”?对此,有一种说法是,这种看似不合理选择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由电信运营商和教师共同打造的利益链,学生家长使用校讯通的花费,可以按一定比率转换成教师的积分或话费。 当然,通信运营商和学校在让学生家长办理“校讯通”业务时都明确规定是自愿加入,学校和运营商也都表示绝非强迫。但对于家长们来说,除了“自愿”加入之外,其实别无选择。有家长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没办法,他们抓住了家长的心理。只要是学校发的文,看似自愿,其实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而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家长不办“校讯通”,学校不会因为你选择不加入该业务而通过其他工具如飞信、QQ、微信等跟家长联系,这意味着家长将无法得到学校的信息。一件完全可以做到免费的事,为什么学校和运营商却要挖空心思地去收费?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学校企图以“家校互动”、“方便沟通”为名,与“校讯通”运营商合谋敛财,“校讯通”已彻彻底底沦为学校和运营商的利益工具。 然而,虽然一直以来许多家长对“校讯通”颇多抱怨,民间亦质疑声不断,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电信运营商却始终保持沉默,视民意如“空气”。此次北京市下发通知要求学校、幼儿园不得为“校讯通”办理提供便利条件,就是一种纠偏之举。不客气地说,沦为利益工具的“校讯通”早就该取消了,北京市此举是虽为亡羊补牢,却也值得点赞。希望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都能以此为鉴,真正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响应家长的诉求,坚决叫停学校参与校讯通业务的行为,并主动通过免费渠道与家长和学生沟通交流,让沦为利益工具的“校讯通”尽早彻底退出校园。 |
相关阅读:
- [ 09-09]卖牛奶的“校讯通”踩没踩师德红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