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弃北大读技校何时不再是新闻

2014-11-18 08:44:52 熊丙奇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会场上,周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他的一举一动吸引着媒体记者们的眼球。3年前,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谈起这样的身份转变,周浩“毫不后悔,很庆幸”。

从北大退学转到技校,这在我国当下绝对是新闻,然而,笔者希望这今后不再是新闻。一个分数能上北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不上北大而上职校,应该成为整个社会正常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多元的选择、多元的成才道路。

很多人不敢相信周同学的选择,是因为在大家眼里,技校和北大相差实在太远。而其实,这才是我国教育最大的问题。由于北大是人们心目中的最高学府,众人以上北大为荣,因此,几乎所有学生,如果在国内上大学的话,都会不由自主做出上北大、清华的选择,根本不管北大、清华是否适合自己。

对于周同学从北大退学,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北大的失败者,才无奈而退学。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有这种看法是正常的,但站在教育选择角度,这只是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在国外,学生从一所学校退学再转到另一所学校很正常,甚至是一种办学机制——是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学校可以通过“退学”,淘汰不适合本校的学生,而学生也可选择“退学”,放弃自己不满意、不适应的学校、专业,在学校和学生的自由选择中,促进学校办出高质量和特色。

我国目前缺乏这种选择和办学机制。首先,各类教育、学校被分为各种层次、等级,这造成教育、学校间的不平等,也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大家纷纷追逐上名校,把职业教育视为“差生”才接受的教育,甚至对二本、三本院校也不屑一顾。虽然我国教育资源已经日益丰富,目前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到3400多万,可是,整个社会还存在很强的教育焦虑感。

其次,计划招生、计划办学,导致学校对学生实施“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管理,学生进入一所大学之后,不要说转学,就是校内转专业也难。像周同学,他进入北大,不喜欢、不适应生命科学专业,想转专业,却无法实现,按照目前高校的转专业政策,是要达到一定学分的学生才能申请转专业,其逻辑是,只有努力学习好本专业,才能达到不学本专业的目的。转学就更加困难了。如果能在校内转到适合他的专业,也许他不会从北大退学,或者如果能从北大转到他本人原准备报考的北航,他也不会在北大熬三年。

媒体称他是从北大退学转到技校,而从实质上说,这不是转学,是他重新申请进不需要考试成绩的技校。我国现在还很难进行校际转学,一名学生从一所大学退学后,要进入另一所学校,通常得重新复习参加高考。

健康的教育生态,一定是各类教育、各个学校平等、自由竞争、发展,当一名能上北大的学生,却选择上职业技术学校,而社会不觉得奇怪,认为这都是很好、有价值的选择时,我国才形成多元教育、多元成才的环境,教育的焦虑才会缓解。这要求我国取消对教育的等级、分层管理,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在不同类型教育中,都办出一流学校。最近,网传国家废除985、211的消息,虽被教育部证伪,可还是引发社会热议,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网友赞成废除985、211,可见社会存在消除教育等级管理、给每类教育、每所学校平等竞争地位、空间的强烈呼声。

必须承认,周同学从北大退学再上技校,还只是偶然事件,这并不表明,技校的吸引力就真正提高了。我国在国家层面已经制定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此,必须通过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远远差于北大这类歧视性观念,让职业教育也成为优秀学生值得考虑的选择。一流的职业学校丝毫不逊于一流的普通高校,这才是中国教育的未来。

熊丙奇(上海教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