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零食里的“炸弹”亟需“拆除”

2014-11-20 17:00:15 朱慧松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网传一名5岁男孩,因好奇将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倒入保温杯,结果炸伤一只眼,眼部周围的皮肤大面积灼伤。经记者实验证实,将氧化钙干燥剂放入矿泉水瓶,加水后盖起来确实会发生反应,导致瓶身发烫变形,而加硅胶的没有明显变化。对此,专家称氧化钙放热剧烈,密闭空间内确实会发生爆炸,并灼伤人。(11月19日《海西晨报》)

在很多袋装食品如各种零食中,都有干燥剂的身影,放置干燥剂原本是为了避免食品受潮变质、确保食品安全,可没想到有的干燥剂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像石灰干燥剂,若是误食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更没想到,其在一些特定条件下,还可能会成为“炸弹”。

对于成年人而言,一般情况下肯定不会把干燥剂吃下去,也不会把其扔到保温杯、热水瓶里,可孩子就说不准了。孩子大都爱吃零食,而好奇、淘气、贪玩又是他们的天性,看到零食里面的干燥剂没准就会以为是啥好吃、好玩的东西,或许就会乱吃乱放。有的干燥剂上没有详细的警示语,而即便有,孩子也未必识字,这样并不能消除隐患。

对此,家长固然应尽到看护职责,可人总难免有打盹的时候,再说了,有些零食是孩子自个买的,家长也是防不胜防。其实,并非没有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据媒体报道,市面上也有无毒无危险性的干燥剂,可因为石灰干燥剂更便宜,加工起来也较为方便,还是被一些食品企业所采用。说到底,企业无非是为了省钱省事,同时想必也不并不违反相关规定,自然对孩子的安全管不了那么多了。逐利是商家天性,在这一问题上,指望企业自律显然不靠谱,需要职能部门来为孩子撑起保护伞。

不少发达国家在核准产品能否上市时首先要评估是否能确保百分百不对孩子造成伤害,从产品本身到包装,各个细节都严格把关,这值得我们借鉴。职能部门应考虑出台明确规定,各种食品尤其是零食包装中不得使用石灰干燥剂,而要使用安全系数高的干燥剂。对于其他类似问题,也要举一反三,从源头消除隐患,让孩子免遭伤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