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转基因技术形成共识,离不开科学思维,更离不开社会思维】 日前,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虽是近9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第六次提到转基因技术,但还是引起了关注。 近年来,转基因一直是个热点话题,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难以达成共识,其中原因发人深思。究其根本,当转基因技术从实验室进入人们生活时,就不仅是个科技问题,还变成了社会问题。解决好社会问题,离不开科学思维,更离不开社会思维。 民以食为天,这个“天”的基本要求就是安全。吃不饱的时候,人们很少考虑吃得好。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吃好成为首要问题。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把人们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一丁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人们产生疑虑。从湖南曝出“黄金大米”事件,到中储粮“转基因油入库”风波,再到湖北传出转基因作物违规种植,近年来的这些转基因违规事件也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实际上,对于转基因技术缺乏共识,主要卡在了安全性上,这就凸显了科普的重要性。严谨专业的科学语言,需要与大众的思维对接。接地气的科普,就是用老百姓的语言、适应大众的接受方式,讲清楚,说明白。加强科普的有效性,还需在舆论导向、思想认识层面形成公开、开放式讨论的氛围。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到,应该在全社会展开转基因知识的普及和讨论,使群众对转基因农产品有所认识和辨别,“要公开化,多讨论,科学家不能替老百姓做决定,讨论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时至今日,检索转基因方面的虚假报道,还会发现很多。国内有“转基因玉米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等;国外有“转基因马铃薯试验大鼠中毒”“转基因玉米致癌”等。虽然这些消息已被科学界和有关国家生物安全管理机构否定并证伪,但还是有不少人相信就是真的。这也说明转基因科普还需形成合力,科学机构、管理机构、媒体和社会,都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需要时间。谈转基因色变固然不科学,指望一夜之间都兴高采烈接受也不现实。而科普只能解决认识问题,行动上的选择权还应该在老百姓手中。是不是转基因食品,至少应该标示清楚,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一些国家不仅要让转基因食品标示清楚,还禁止滥用非转基因标示的误导行为。这也启示我们,应该在法律的层面定好标准、严格规范。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大多数人还是情愿能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希望能看明白、吃明白。这也是让公众接受转基因的一个基本前提。 说到底,老百姓怕的不是转基因,而是致病的、危害生态的转基因。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转基因技术也不例外。铁路带来便利,也有事故;核元素的发现,既能带来原子弹,也能带来核电站。这就说明,在技术层面应该加强研究占领制高点,国家层面应该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公众层面应该加强科普,保证人们知情权和选择权。兴其利、除其弊、防其风险,循序渐进地向前走,总会到达理想的境地。 |
相关阅读:
- [ 02-04]一号文件首提转基因科普释放啥信号
- [ 02-04]一号文件转基因政策风向之变
- [ 12-08]转基因问题关键在如何说服公众
- [ 10-22]转基因食品要不要贴标签
- [ 10-21]“叫停转基因”开了尊重民意的好头
- [ 10-20]转基因造福于民先要让民乐意接受
- [ 10-16]广告词中的转基因之争
- [ 07-28]转基因食品强制标注不能再拖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