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殷刚 摄 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两会记者会,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提问,引起中外媒体广泛关注。事实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中国外交呈现积极有为态势。 中国外交重视顶层设计。习近平主席呼吁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并在2014年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中将其列为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内容之一。迄今,“一带一路”构想已取得进展,沿线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参与,并愿同各自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王毅外长在此次记者会上指出,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而“一带一路”就是这个重点,其深远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中国外交掌控议程设置。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外交不再拘泥于“响应式”的工作方式,转向开拓创新、努力进取。中国建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得到美方响应,成为中国外交中的“创举”。王毅在记者会上对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作出阐述,明确守住“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筑牢“相互尊重”这个基础,就能做好“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中方更进一步提出“心诚则灵”的思想,为落实新型大国关系指明了方向。针对“网络安全”问题,中国外长倡议将网络空间打造成两国合作的新疆域。四两拨千斤,化被动为主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也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以此代替单打独斗的老做法,摒弃赢者通吃的旧思维,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外交进入主场时代。2014年,中国主办了两场重要的多边峰会。上半年在上海召开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峰会)。中方领导人提倡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对构建亚洲安全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半年在北京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峰会),会议通过两份重要成果文件,明确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目标、举措。中国首次推出亚太梦想理念,并推动亚太合作进程,会议在近30个领域共取得100多项合作成果。 中国外交做出国际贡献。中国的外交定位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大国外交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提供公共产品、承担国际责任。中国在朝核、伊核、南苏丹、叙利亚等地区热点问题的处理过程中秉持公正、发挥了稳定作用,在气候变化、抗击传染病、推动联合国发展等国际事务中扮演建设者角色。中国外长总结出“把好脉、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三大原则,以此标识“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热点之路”。 中国外交的丰收始于开拓。中国不但塑造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也将影响世界的发展方向。 |
相关阅读:
- [ 02-02]日本人质事件背后的分层外交
- [ 01-21]世界经济需要中国好声音
- [ 01-03]与梦想偕行 踏崭新征程
- [ 12-22]中国为何越来越重视周边外交
- [ 11-26]国平:百年梦圆看今朝
- [ 11-24]中国外交新理念的又一重大实践
- [ 11-17]“G时代”的中国多边外交
- [ 11-11]APEC“主场外交”展现中国义利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