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村民哄抢“假冒商品”给我们啥启示?

2015-03-13 13:35:33 艾才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3月l0日,江苏徐州市统一组织工商、质检、商务、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行动,附近的一些村民却用铁钩、竹筐等工具进行哄抢,遭到执法人员制止。(3月12日《网易新闻》)

村民公然哄抢假冒伪劣商品,干扰执法部门执法固然不对,但从这起哄抢事件中,执法部门应该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时下,执法部门在处理“假冒”商品时,大都采用烧、砸、填埋等办法销毁,事实上,不少“假冒”产品仍然具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一味地将其销毁实在太可惜。让我们来看一看外国人处理“假冒”商品的办法吧:对于假酒之类,日本人将瓶中之物倒掉,将瓶子改做它用;对于冒牌皮鞋,美国人将假商标撕掉,按实际价格出售;即便是带“黄”的书刊,美国人将它拿到造纸厂化浆造纸,而不是烧掉;对于假烟之类,我们何妨学学英国人,将烟叶再利用,根据烟叶的质量制造出与某一品牌相适应的香烟,从而实现“假冒”香烟的价值,增加财政收入。

由此可见,处理“假冒”产品的办法很多,我们大可不必将其销毁,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度里,我们更要对一切可以利用的生活、生产资源惜之如金,切不可动不动就毁去,而理应有选择地利用,这就是这起哄抢事件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