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街头塑料假花装点了谁的门面?

2015-03-17 09:32:55 张卫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有市民发现,位于吉林市吉林大街与滨江中路交汇处的路口处增添了30多个形似“油麦菜”的绿色塑料假花盆景花卉,吸引了过往市民的目光。有市民戏称:“弄了这么多盆的塑料假花,看起来还真像油麦菜,可就是吃不到啊,感觉真是有点浪费了”!(3月16日中国新闻网)

有人开玩笑说,家花没有野花香。吉林市用塑料假花摆上街头搞绿化,难道想说明“真花没有假花香”?植树造林,为的是绿化环境。然而,吉林街头那些与油麦菜非常神似的塑料花,究竟装点了谁的门面?

客观地说,明目张胆造假,吉林不是首创,各地“复绿”的手法五花八门,有在修好的马路上种黄豆的,也有往山坡上盖绿网的。就在前不久,浙江绍兴的一个村庄,为完成上级要求的“复绿”考核任务,经集体讨论,将山上朝公路的墓地刷上绿漆。最终“绿坟”没过关,考核也被扣了分。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造假的手段不同,但目的基本差不多,为了应付检查考核。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为了装点某些官员的政绩门面。因为“数字出官”,所以“官出数字”。这也是GDP造假、公文造假等种种丑闻屡屡被曝光的根本原因。

推而广之,造假早已经不再局限于官场、政界。仔细想想,商界、学界的造假景象也如出一辙。各种山寨版的假货已经见惯不怪,甚至因为山寨版价格低廉,人们乐在其中。假论文、假学历、假发票、假货币、假面孔,造假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热衷于各种造假,都是因为造假的背后有甜头。造假之风盛行,其危害性不言而喻。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非常发人深思:“如果假币能用,谁还会用真币?假币成本多低;如果假货有市场,谁还生产真货?假货赚钱多多;如果假话能行,谁还会说真话?真话成本太高;如果靠关系更能成功,谁还靠自己努力?傍官最省力;如果官大就是真理,谁还会守法?守法零收益。”这是多么浅显直白的道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假之风盛行,所暴露的其实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造假屡禁不止,有些暴露的是法律缺失,有些则是源于监管缺位。堵住造假之风,从长远看必须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而从眼前看,一方面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负起责任,真正尽到监管的职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