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伴随旅游高峰到来的还有对“文明旅游”的热切期盼。这个问题虽是老生常谈,依然有谈的必要,因为谁都不希望人潮过后美丽的景点变成果皮纸屑乱地的垃圾场,谁都不希望那种不守秩序、加塞哄抢的现象依然没有改观。 其实,游客在旅行时的一些不文明举动,像加塞、抢座、随地吐痰,在非吸烟区吸烟,刻“到此一游”等,这些行为不论在哪里,都是不文明的。这些不单单是旅游的问题,更是文明素养的问题。所以,关注文明旅游,更多还是要落实到“文明”二字上。 旅游中存在不文明行为的人,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难有文明的习惯,他们很可能同时也是搭乘地铁不好好排队的人,也是在公交车上“抢座”而不“让座”的人,也是在路上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甚至在医院可能是充当“医闹”的人。文明的行为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我们看到的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不过是将平时不好的习惯体现在旅游过程中罢了。 文明素养的进步非旦夕之功。能够将良好的言行习惯化,变成生活中不假思索就会自然遵循、不这样做就会如坐针毡的下意识本能,这才是最难的。对一些旅游中不文明却并不违法的小节,如果仅仅是强制他们可以如何、不可以如何,其实既难以操作,也难以真正约束。对付这些行为,唯有加强全社会的日常文明修养,加强文明行为的普及,提高教育水准。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国民的现代化。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不应仅是经济现代化,更应当是现代文明秩序的构建。“国民素质”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素质”关乎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规则,它要求一个人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而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不遵守公共秩序随意插队,包括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等,都是无视公共秩序、无视他人利益、任性行使个体权利的表现。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文明共识的构建。“在家都不文明,出门不可能文明”。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些人的公共文明意识、文化素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一些公民文化知识存在短板,更缺少对“公共”的认可和敬畏。所以旅游文明的培育,应当是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共同指向。要让文明出游成为常态,首先就要让文明变成公民的自觉行为。我们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怎么去遵守社会道德与文明,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们做出表率。 提升公共意识,涵养公共文明,要靠公民自觉,也有赖社会扶助和国家政策引导。共建共创文明,是全社会的责任。要找准不文明、不道德的顽症,下重拳,狠治理,人人参与,形成合力,努力形成全社会遵守的公共道德共识,努力达到文明的自觉。 |
相关阅读:
- [ 04-30]文明旅游新规需要罚则“护航”
- [ 04-29]“文明旅游”需要导游做好引导
- [ 04-16]文明旅游或许就在相互及时提提醒
- [ 02-26]文明旅游,先从国内做起
- [ 10-07]法德并举,描绘文明旅游风景线
- [ 08-14]“文明旅游”需要更多硬约束
- [ 09-26]给不文明旅游算一算成本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