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被报考”乌龙事件拷问公考制度

2015-06-05 07:57:33 杨花花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5月17日,天水师范学院的小杜想通过网上招考报名系统报考2015年度甘肃省公务员,可当她提交申请时网页却弹出消息:“该身份证号已存在,请认真核对”。(2015年6月4日人民网)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报考甘肃公务员考试,还没报名就被“乌龙”已经成了考生,让公考也成了一部大戏。但这部大戏显然并不能使人身心愉悦,感到舒心,而是让人们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景忧心忡忡。尤其在公考领域发生如此乌龙事件,更是拷问着公考制度。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却因个人信息被盗而无法报考,焦急是情理之中。针对事件,甘肃省人力资源厅作的应急措施还是解决了部分人的麻烦,让考生顺理成章的报名成功。“无法报名”的困扰是解决了,但是为何考生的个人信息会被人冒用?背后又有何厉害关系值得深思!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人都知道,报考公务员岗位,实力固然重要,“运气”也不容轻视。这里说的“运气”指的就是报考岗位的人数,人数越多,竞争自然越大。所以,与自己竞争的人越少对自己越有利。正是这个原因,让部分考生开始投机取巧,通过不法手段冒用他人信息替人报名参考,当岗位人员达虚高到一定程度时,自然有人望而生畏,不敢再报。于是,形成了看起来有百人争过独木桥而实际上只有数十人参考的假象。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公务员考试拼的是实力,靠的是素质,“心机婊”自然不会适用。而冒用他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更是为法理不容,终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另外,公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公考的人就是国家的干部,人民的公仆。要想在这个岗位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靠的就是一颗竭诚为民服务的热诚之心,讲的就是正直无谓的坦荡。若是在初进门槛时就投机取巧,又怎么可能成为一名奉公守纪的好干部?

投机取巧者终究会在法律的监督下无处遁形,上演“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悲情剧。但“被报考”乌龙事件最终拷问的仍是公考制度的严密性。报名考试阶段对考生信息审核到位,加之制度严密才不会给投机取巧者可乘之机。所以,要想杜绝“黄雀”在后的戏码再上演,公考制度还得不断完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