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聚集动车站外占道拉客,带来不少安全隐患。 “黑车”乱象,非止泉州一地。这种普遍为人所诟的“社会病”,并非政府不予治疗,可以说包括泉州在内,各地年年都整治,可年年有反复。社会治理,只靠单向度的严管,“脚疼医脚,头疼医头”的专项整治法,难以起到祛病除根之效。综合治理、疏堵结合,才是让“黑车”不黑、“黑车”去黑、“黑车”消失的根本之道。 首先,对不符合现有法规的“黑车”,政府监管部门予以严管,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死看硬守式的监管,或能起作用于一时一地,可以监管部门的人力、财力、物力及能力而言,却难以做到所有地方所有时段,都能有监管人员在守候监管。 其次,有“黑车”存在的市场,就说明一定有乘车的客观需求。“黑车”存在,正说明“白车”难以满足需要。在出租车单一模式经营下,市场良性竞争不够,导致服务及管理难以到位,人们对出租车需求及服务质量屡有怨言。比如,在各地车站,尤其是夜间,等候出租车有时要很长时间,打车难成了普遍现象,这无形中为“黑车”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当公众呼吁强烈时,或者文明创建时,会出现暂时的整治效果,但整治风头一过,“黑车”重现,乱象故我,这成了多年来“黑车”整治的规律化现象。因此,专项整治“黑车”,当然可以有,但却不能总是止于此。政府管理部门应深挖此中病根,从源头上整治,才能药到病除。 对策之一,学习义乌市近日的改革措施,即破除出租车行业垄断。通过扩大出租车供给量,让“白车”满街跑,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黑白”对照之下,市场选择充分充足,消费者自会“用脚投票”,被淘汰者,必会是当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黑车”们。 对策之二,增加其它方式的交通工具供给量,以稀释“黑车”需求占有的市场。比如,香港政府推出的“红色小巴”,就几乎抢走了“黑车”的所有生意,“黑车”们自然而然地消散于无形了。 对策之三,以宽容胸怀对待新信息技术下的交通运营模式,像优步、滴滴、快滴打车软件的出现,让“专车”对出租车及“黑车”都构成了竞争威胁。政府应早日定调“专车”的法律地位,并予以规范管理,让其从“黑白”出租车市场中杀出第三条道路来。 无论如何改革,目前,确实只能以依法严管为抓手,以解决“黑车”当下之乱象,但也只有当监管者深入源头,大力改革,治标又治本时,其跟“黑车”斗智斗勇斗不完的车轱辘“游击战”,才能在未来某一天看到结局。 |
相关阅读:
- [ 02-26]民营医院急救车难道是“黑车”
- [ 12-31]黑车“一体化”执法别落后
- [ 12-26]“专车”还是“黑车”?
- [ 09-13]一些黑车司机为何如此嚣张?
- [ 09-04]整治“黑车”运营要打准“七寸”
- [ 09-02]女生拒绝“黑车”安全更要“落地”
- [ 08-29]坐黑车要钱不要命
- [ 08-25]黑车城铁揽客车站工作应细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