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互黑式”招生骂战不妨多些考生情怀

2015-07-10 09:25:23 杨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延续近年来的惯例,教育部在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中,重申高校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而就在不久前,北大、清华两校四川招生组则因为招生事宜,在微博上展开一场招生“骂战”,引发公众对高校招生的热议。(7月9日新京报)

随着高考分数线的陆续公布,各地状元、榜眼、探花“大起底”,各大高校的“招生大战”也随即拉开序幕。抢夺也好,竞争也罢,这本无可厚非,毕竟有竞争才有进步,有竞争才有发展。但如果竞争过度,甚至到了互掐、互黑、诋毁、谩骂的地步,就已然不再是高校的个别小事,而是影响整个教育生态和社会文化大氛围大环境的大事要事。

众所周知,优秀生源历来都是名校争夺的重点。为了将优秀生源收至麾下,一众高校也使出了不少“奇招”和“杀手锏”,比如祭出“女神”、“小鲜肉”招生广告,“色诱”新生;比如打出“师姐+空调”的招生战术;还比如拍摄纪录片《舌尖上的XX大》,“食诱”考生等等,宣传的方式和手段灵活而又多样,这其实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毕竟属于正当竞争的范畴,既不违反招生工作纪律,也未打破正常的招生秩序,更为难得的是,体现了高校对于人才的重视与爱护。

然而,以清华、北大等国内一线高等学府为代表的高等学校,弃自身形象和人文精神于不顾,为了抢夺一两个优质生源指标,使出“骂战”损招,不惜自降身份以曝黑幕的形式丑话对手形象,抹黑对手招生工作,其行径令人发指,值得公众大书特书,好好讨论与深究一番。北大、清华两所高校的招生目标都是为了保持一个高分数段,都是为了招贤纳士,这其实并没有什么过错,高分生源差个几个半个,分数差个几分,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根本无伤大雅无碍大局。但无休止的谩骂、诋毁、掐架,无异于互揭伤疤,互断招生路,就社会影响而言,不但有伤风化,不堪入目,更难以在学生和公众之中起到表率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北大、清华两校招生组都显得不够理性,太过情绪化了。

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对考生而言,招生工作就好比“找婆家”,如何给每位考生都找到最适宜的位置和归宿,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这才是招生工作应该遵循的底线和准则。把优质生源招进学校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学生究竟能否成才,更为关键的,还要看学生对于学校与专业的适应度,还要看学生的“造化”看学生后续的自我成长与发展。毕竟,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学校专业合不合适,只有考生自己知道。

所以说,在招生工作中,一众高校不妨多些考生情怀,不妨将选择的权利还于考生,给予考生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自主意识。只有多听从考生心底的声音,招生骂战才能化干戈为玉帛,招生工作也才能实现多方共赢。如果采取互黑、互掐等歪门邪道,即使“杀敌一千”,生源优渥,但也会自损八百,自毁形象不说,更会玷污整个教育生态和社会文化氛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