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就诊,因其具有“不用排队挂号,省钱省力;可同时咨询多地专家;可匿名”便利而广受欢迎。但,海沧医院儿科主任方玫提醒广大市民,网络寻医有隐患!方玫对网上就诊不予认同,她认为在网上咨询医生,如果患者对自己的症状描述不全面或描述有误,医生极有可能断错病因。断错病因对病患十分不利,小病当大病,会加剧病患心理压力,而大病当小病,则会导致病患耽误治疗时机。(《海峡导报》7月27日) 因轻信“网络医生”而导致患者上当受骗,甚至因不当治疗而使得病情恶化,患者蒙受巨大痛苦的案例,的确并不少见。现实中,“网络寻医”却自投黑医院、黑诊所的罗网,网络医疗信息平台被非法违规行医者滥用甚至当做营销拉客的通道,更是相当普遍。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网络寻医”发出警示和提醒,当然也是出于善意。 不过,假如仅仅是提醒和警示,显然还并不足够,也远未治本。事实上,无论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既然如今早已是网络时代,患者有需求,首先向万能的网络寻求咨询,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就连资本市场都早已相中了医疗问诊习惯改变的这一大趋势,在网络问诊平台,移动医疗APP上投下重金,如何让医生和医疗服务上网,实现医疗问诊的网络化与移动化,更是市场和资本追逐的下一块医疗“蛋糕”。 不仅是国内,根据美国一项对全国超过3000人的电话调查性调查,通过网络获得健康信息已经成了美国人生活中获取健康信息途径的一部分,35%的美国成人说他们曾专门用网络尝试着去弄明白是否自己或者他人有身体疾病。当被问到网上信息是否曾促使他们去看医生时,46%的人给出了肯定答案。对网络医生的信任度,超过40%的人说经过健康专业人士证实网络信息是正确的,还有35%的人根本就没有进一步征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不难看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对医疗服务环节的渗透与改变,网络医生与问诊的趋势其实已不可逆转。 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当下的“网络寻医”乱象,尤其是黑医院、黑诊所在网络营销上的先声夺人,也就很难通过简单的治理和打击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相反,何以“网络医生”这一医疗服务领域的“互联网+”,竟然被黑诊所们占了先机,抢了患者,倒是更需反思。可以设想,除了“互联网医疗”缺乏必要的监管与认证,网络医疗信息本身的良莠不齐之外,正规医疗机构与医生在触网这事儿上的滞后与慢节奏,又何尝不是将网络这一便捷的医患沟通与对接渠道拱手相让呢?正规而有认证的“互联网医疗”缺位,其实相当于为黑诊所、黑医生提供了最有利的滋生空间,“互联网医疗”成为非法违规行医的潜伏与藏匿之所,也就并不意外了。 基于此,“网络寻医”乱象仅仅提醒患者别受骗还不够,而更需顺应公众求医问诊的需求,让正规的医疗服务和资深医生成为“互联网医疗”的主体,占据患者“网络寻医”的入口,从而形成“良医驱逐劣医”的良性机制。 |
相关阅读:
- [ 07-24]大病医保如何防止灾难性医疗支出
- [ 07-09]谨防医疗财政补助变成骗补“唐僧肉”
- [ 07-09]“医托”诈骗频发凸显医疗资源紧缺
- [ 07-06]儿童医疗要告别“自然生长”模式
- [ 06-03]“世界最大医院”暴露医疗改革之小
- [ 06-02]未婚先上,传递医疗正能量
- [ 05-29]把医疗数据还给患者
- [ 05-28]医疗行业不能成为高薪“独立王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