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巧用“负面清单”补齐医院诊疗短板

2015-07-29 09:48:32 罗志华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安徽省推出临床输液“负面清单”,要求对53种常见疾病不使用输液治疗。7月24日,在这项改革措施实施近一年之际,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透露,全省医疗机构临床大输液采购量下降29.7%。根据调查,已有约八成患者主动接受不输液治疗。

去年,安徽省卫计委公布“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后,曾引发不少争议。质疑者认为,一张“负面清单”难改多年的诊疗习惯,也不敌医生和患者对输液疗法的偏好,预期效果不会好。然而,近一年后,安徽省医疗机构临床大输液采购量下降近三成,用事实证明“负面清单”起了作用。

输液“负面清单”为何会有如此效果?可以在医疗体系内部找到答案。几乎所有的医学教科书,都要求什么样的疾病或症状,至少需要经过哪些诊疗,假如该做的检查没有做,该进行的治疗没进行,就会被认为诊疗不足,甚至被认为耽误病情,医生也许会为此担责。

与之相对,诊疗常规上并没有明确“限高”,即没有以清晰的界线,限制不该做的检查和治疗。托底的界线很清晰,限高的界线却模糊。这样一来,病人为了追求疗效,医生为了规避风险,往往会选择更高一级的诊疗方案,不该做的检查做了,不该输的液体也输了,过度诊疗由此形成。

而在后果上,过度诊疗与诊疗不足的差别更为明显。假如常规要求的一项检查和治疗没有做,一旦出现漏诊漏治,医生也许会吃官司,患者维权也有理有据。而不该做的诊疗做了,医生得到的往往也只是纪律处分,甚至可能变成一个学术争议话题。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度诊疗和诊疗不足之间,医生会选择前者。

安徽省出台的输液“负面清单”,正好补上了诊疗不“限高”这块短板。其实,需要“负面清单”的不仅仅是输液,许多诊疗项目,都需要这样的清单,这有利于促使诊疗远离干扰,重新回归到以病情需要为唯一目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