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渐行渐近,一些商家又打起“高端定制”“尊贵气息”等幌子,绞尽脑汁推销高价月饼等礼品。这现象表明,反“四风”仍需常抓不懈,要让花样翻新的公款送礼无处藏身。 中央三令五申严禁公款送礼,每逢节日,都把防止公款送礼作为重要工作,加强监督,查处曝光,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取得明显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公款送礼问题禁而不绝,并且花样翻新。比如,一些酒店别出心裁,聘请美术家设计出别具特色的牡丹花礼盒,一些高档烟酒生产企业以“特供”“专供”等为名推销产品,一些高价月饼、礼品卡等在电商、微信等新平台开辟战场,在这些现象之下涌动着公款送礼的暗流。 逢年过节,亲朋间馈赠礼物属人之常情。但应看到,一些礼尚往来已异化为权钱交易的借口,重礼背后包裹着利益诉求,收礼就意味着开启了利益输送的闸门。变味的节日礼物,打的是感情牌,下的是人情注,以人情往来之名行贿寻租才是其实质。 经验告诉我们,节假日里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歪风尤其容易滋生蔓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盯住中秋、国庆等关键节点,下大力气狠刹公款送礼收礼之风,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越往后越严的信号。各级领导干部则应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到台上台下、平日节日一个样。同时,要建立和畅通人民群众监督渠道,让权力透明运行,监督无处不在。唯此,那些腐蚀权力的天价礼物才会退出市场。(福建日报) |
相关阅读:
- [ 06-01]贪官缘何“谁没送礼我清楚”?
- [ 01-09]“开党组会讨论送礼”是政治伦理集体塌方
- [ 01-05]商场送礼市民被挤哭,外滩悲剧怎能忘?
- [ 10-28]“集资送礼”是对消极不作为的反讽
- [ 10-27]“要修路先送礼”是一则寓言
- [ 10-23]“不送礼不好办”折射“官场病”
- [ 10-20]“不送礼,不好办”折射“官场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