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有些人认为“奇葩工伤”只是一种炒作,算不得工伤,而更多的人则对此举表示肯定,认为即使不算工伤,这样的做法也有助于增强全社会对加班问题的关注。 从生理层面上看,任何人抗拒外部压力都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了临界点,不论身体素质如何优秀,都会出现生理上的病态。从心理层面上讲,不论是焦虑心理,还是挫折心理,抑或成就动机,都会累积紧张情绪,加剧身体的负担,最终导致不堪重负。除此以外,“加班致衰老”还有其社会根源。 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曾让人们认识到了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对人的异化。现代社会,效率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讲究效率、追求精准已经成为职场的生存法则。不论是“加班致衰老”,还是“过劳肥”,抑或“过劳死”,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的背后,通常都是对劳动者的时间侵占和权利挤压。加之资源和机会分配不均衡,发展的机会也就越来越集中在大中城市,这一方面压缩了上班族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社会竞争。这一切让人们身陷“加班文化”的泥沼之中。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丧失了主体性,成为商业和利益至上的附庸,那么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也就无从谈起。 虽然,从法律角度上看,“加班致衰老”、“过劳肥”等都不属于工伤的范畴。可是,“举牌求算工伤”作为一种利益诉求,折射出劳动者权利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一个旨在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活得更有尊严”的社会,劳动权益要由表及里,不仅要关注工资、津贴、保险等外在性报酬,也要关注劳动者身心健康、情绪、尊严等内在性利益诉求。 |
相关阅读:
- [ 11-19]“衰老算工伤”是对过度加班的控诉
- [ 11-12]职工受工伤 企业难免责
- [ 10-26]熬夜衰老能算工伤吗?
- [ 04-15]愿猝死事件推动工伤认定变革
- [ 12-22]中国移民工伤获赔6200万美元高吗?
- [ 12-04]工伤认定能否打破48小时限制
- [ 11-03]用“生死状”代替工伤保险是对法律的误读
- [ 10-11]照料工伤丈夫累死“是义务”的判决有失公允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